英國在簽字前暫停了中國法國投資的核電項目,為什麽?
是暫停簽協議,不是就壹定不簽了,只是把最後的決定時間推到了今年秋天。這個計劃從開始到推行May根本就沒參與,主要是Cameron和Osborne壹力推動的。現在她新上臺,對壹個具有戰略性意義的重大項目重新考量, 進而重新考量英國全盤的能源戰略, 都是非常正常的。這個計劃不僅在英國不是很得人心,在法國也不是很受歡迎。法國政府是支持的,EDF也確實非常需要英國這個市場(特別是在日本核電站出事德國帶頭開始放棄核電後),EDF是85%屬法國政府的。但公司內部壹直有反對聲,特別是工會。今年三月公司的CFO的辭職跟這個計劃是息息相關的(下臺的CFO認為這個項目對EDF的balance sheet 壓力太大了)。直到上周董事會才以10:7 勉強同意了這個計劃,而到現在工會也還是反對的(董事會裏面6個工會代表全投了反對票)。EDF 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早知道May會出這招,多半上周董事會就會被否了。壹個比較奇怪的地方是May其實已經提前跟Hollande說了兩次她要重新考慮這個計劃,但很明顯他並沒有傳達下去。由此可見,在這個問題上,法國內部也是人心不齊。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法國,反對聲都主要集中在覺得這個項目太貴,性價比不高。而且對法國人來說,耗時太長(10年),具有太多不可確定性,風險非常大。英國這邊更有人質疑EDF有沒有能力順利完成這個項目。從外交角度講,如果最後May 決定同時扇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的臉,是非常不智的。遠的不說,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脫歐談判不利,而現在脫歐談判又是英國政府的重中之重。所以, 有其他答主提到這是她用於脫歐談判的政治手段之壹,我覺得是有壹定道理的。我的個人看法是, 這是壹個技術性問題,而不是壹個戰略性問題。英國政府的能源政策,和其他很多政策壹樣,都是有中二病的, 並沒有壹個整體可行consistent的計劃 ,不是很make sense , 這也算是民選政府的壹個弊端了。蘇格蘭石油壹天比壹天少,更不要提蘇格蘭還天天都在想獨立。英國政府又非常小清新地非常環保地宣稱要在2025年關掉全部的煤電站(英國也是發達國家中第壹個宣稱類似政策的),但是現在英國25%的電量都是來自煤電站。不過現有小道消息說政府可能想反悔, 不知真假。政府的可持續能源發展不是很得力,壹直沒有達到歐盟的目標。 政府倒是很想推行fracking 來著,奈何民間反對聲音過大,天天抗議,況且英國面積那麽小,fracking 也不可能像美國壹樣解決大問題。 正是因為這a)b)c)d), 保守黨從10年壹上臺就將核電站的建立列為重中之重(核電站其實也不是很受民眾歡迎,但是跟fracking壹比又要好很多)。現在英國的核電站提供全國21%的電量,但是到2025年其中有壹半要退休。所以Cameron 和Osborne 才會那麽低三下四地跑到中國去弄錢,除了中國實在是想不出還有誰會願意吃力不討好地出錢。長期看,就算May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否了這個計劃,英國政府的長期戰略方向(修核電站)也不能變,而除了拉中國人的投資, 他們也是實在是沒有其他很多選擇了,更何況是在脫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