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時前面的那個繡球是什麽 來源?
龍珠。
舞龍的習俗,是承繼殷周時期祭天的遺風。龍通常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在慶典祭祀中,舞龍則包含古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意願,同時也有著“祈年”的意思。
舞龍的龍身是使用竹篾紮成龍頭、龍身和龍尾,3~10多節不等,節數多為單數。節與節之間以100~170厘米綢布相連,再用色彩繪成龍的形象。每節中都燃有燈燭,節下裝有木柄,供舞時握持。故又俗稱玩龍燈。燈節始於漢初,盛於唐宋,是壹種中國民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壹。
擴展資料:
註意事項:
1、市民要文明觀燈,遵紀守法,服從保衛人員和工作人員的指揮,確保舞龍燈活動安全有序。
2、沿街兩側單位和住戶對房屋、陽臺放置的易落物要進行清理,以免砸傷觀燈市民,並嚴防觀燈人員攀爬至高處建築物。沿街商店在舞龍燈期間原則上要求關閉店面,以免發生意外。
3、嚴禁在龍燈隊行進的街道和表演區燃放煙花爆竹,或向龍燈隊、文藝表演隊亂投煙花爆竹。
4、嚴禁觀眾在龍燈表演區(常山縣胡柚交易中心門前十字路口、常山縣審計局門前十字路口)相互擠壓,確保龍燈表演和行走道路暢通。同時要愛護公***財物,防止損壞護欄、綠化帶等公***設施。
5、舞龍燈活動期間,城區實行交通管制,嚴禁機動車輛進城,城區所有車輛停止行駛;禁止壹切車輛進入或停放在龍燈行進線路的街道上。
人民網-舞龍:歷史最悠久的傳統民俗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