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的學術經歷
1949年10月生於江蘇無錫,1965年7月於無錫市第四中學畢業後,考入南昌航空工業學校?現南昌航空工業學院 ,1969年畢業。南昌航空工業學校被停辦,改為國營贛江機械廠。他被分配在該廠摩托車總裝車間當裝配鉗工。1973年,由於彭林具有較好的文科基礎,被安排到子弟學校當老師,擔任中學歷史、地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先後擔任過校少先隊總輔導員、團總支書記、代理教導主任。因工作成績顯著,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75年加入中國***產黨。在子弟學校任教***達八年之久。
1982年9月,由於子弟學校呂菊芬校長的鼎力支持,以及已故著名歷史學家鄭天挺教授之孫鄭光先生的幫助,彭林獲得了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進修壹年的機會。這是他的命運發生轉折的壹年。
1984年,彭林以同等學力的資格,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趙光賢先生做中國古代史專業先秦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因學業優秀,1986年成為北師大僅有的兩名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並擔任北師大研究生會主席。天道酬勤,1989年畢業,彭林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得到由著名學者楊向奎、張政烺、李學勤、劉家和、鄭昌淦等組成的答辯委員會的壹致好評。
1989年彭林畢業留校任講師,1991年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同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9年7月,彭林作為優秀人才被清華大學引進,到該校人文學院思想文化研究所工作。現為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還擔任《中國文化研究》和臺灣《經學研究論叢》的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