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航天飛機的資料

航天飛機的資料

美國第壹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

1981年初,經過十年的研制開發,哥倫比亞號終於建造成功,它是第壹架用於在太空和地面之間往返運送宇航員和設備的航天飛機。它第壹次飛行的任務只是測試它的軌道飛行和著陸能力。在太空飛行54小時,環繞地球飛行36周之後航天飛機安全著陸。“哥倫比亞”號是以18世紀初第壹艘環繞地球航行的美國輪船的名字命名的,在下壹架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建成之前,“哥倫比亞”號又進行了四次飛行。2003年返回地球時失事。

美國第四架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

1985年,亞特蘭蒂斯號成為美國宇航局的第四架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是以美國第壹艘遠洋船舶的名字命名的,這艘輪船從1930年到1966年在馬薩諸塞州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被用來進行研究。“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重77.7噸,它在1985年10月和1996年3月之間進行了16次飛行。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進行最後壹次飛行。

航天飛機

天地往返穿梭器—航天飛機

1969年4月,美國宇航局提出建造壹種可重復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的計劃。1972年1月,美國正式把研制航天飛機空間運輸系統列入計劃,確定了航天飛機的設計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復使用的固體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兩個外掛燃料貯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軌道器三個部分組成。經過5年時間,1977年2月研制出壹架創業號航天飛機軌道器,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1977年6月18日,首次載人用飛機背上天空試飛,參加試飛的是宇航員海斯(C·F·Haise)和富勒頓(G·Fullerton)兩人。8月12日,載人在飛機上飛行試驗圓滿完成。又經過4年,第壹架載人航天飛機終於出現在太空舞臺,這是航天技術發展史上的又壹個裏程碑。

航天飛機是壹種垂直起飛、水平降落的載人航天器,它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發射到太空,能在軌道上運行,且可以往返於地球表面和近地軌道之間,可部分重復使用的航天器。它的軌道器、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和外儲箱三大部分組成。固體燃料助推火箭***兩枚,發射時它們與軌道器的三臺主發動機同時點火,當航天飛機上升到50千米高空時,兩枚助推火箭停止工作並與軌道器分離,回收後經過修理可重復使用20次。外儲箱是個巨大殼體、內裝供軌道器主發動機用的推進劑,在航天飛機進入地球軌道之前主發動機熄火,外儲箱與軌道器分離,進入大氣層燒毀,外儲箱是航天飛機組件中唯壹不能回收的部分。航天飛機的軌道器是載人的部分,有寬大的機艙,並根據航天任務的需要分成若幹個“房間”。有壹個大的貨艙,可容納大型設備。軌道器中可乘載3名職業航天員(如指令長或機長、駕駛員、任務專家等)和4名其他乘員(非職業航天員)。其艙內大氣為氮氧混合氣體。航天飛機在太空軌道完成飛行任務後,軌道器下降返航,像壹架滑翔機那樣在預定跑道上水平著陸。軌道器可重復使用100次。

航天飛機是壹種為穿越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高度100公裏的卡門線)而設計的火箭動力飛機。它是壹種有翼、可重復使用的航天器,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於地球與外層空間的交通工具,航天飛機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航天飛機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煞車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時提供升力。航天飛機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壹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系,航天飛機的酬載比例較低。設計者希望以重復使用性來彌補這個缺點。

雖然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航天飛機的開發,但只有美國與前蘇聯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過這種交通工具。但由於蘇聯瓦解,相關的設備由哈薩克接收後,受限於沒有足夠經費維持運作使得整個太空計劃停擺,因此目前全世界僅有美國的航天飛機機隊可以實際使用並執行任務。

1981年4月12日,在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集著上百萬人,參觀第壹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射。宇航員翰·楊(John W·Young)和克裏平(Robert L·Crippen)揭開了航天史上新的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