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功夫茶的泡法
功夫茶原為潮州工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壹定的工夫,此工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沖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講究壹個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訣。《茶經》說:“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那個時候還沒有自來水,陸羽自然沒有加以論列,自來水不宜於煮茶,這已經是壹個常識。
煮茶要訣,“水常先求,火亦不後”。蘇東坡詩雲:“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勢生猛之謂也。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絞積炭”,“絞積”是壹種很堅碩的樹木,燒成炭後,絕無煙臭,敲之有聲,碎之瑩黑,是最上乘的燃料。還有用烏欖核作炭的,火焰淺藍,焰活火勻,更是特別。
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日:“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尊圃、小山、袁熙生等制造的最受珍視。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壹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
中國工夫茶操作規程有以下十壹程式,合稱為工夫茶十壹程式。
1、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壹番。
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壹種紫砂淺盆。
3、裝茶 應備有茶匙、漏鬥,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4、潤茶 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壹種較大的茶杯。
5、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壹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壹致。
7、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壹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壹個拳頭大小)。
8、運壺 在泡好第壹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周,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壹字排開,依次來回澆註,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註入杯中,切忌倒茶時壹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壹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壹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工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壹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雲:“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余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須發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制工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工夫茶”泡法有十八道程序: ?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火煮沸; ?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制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 懸壺高沖: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蕩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凈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制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為若琛甌; ?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壹個茶壺使茶湯更為均勻; ? 遊山玩水:沿著杯壁斟茶壹圈; ?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壹手可做護杯姿勢; ?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 鑒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為壹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制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2. 功夫茶的泡法工夫茶是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壹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鳳凰單樅、安溪鐵觀音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 (茶杯)、玉書碾(水壺)、潮汕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壹)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壹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鑒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註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壹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壹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註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壹圈,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壹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壹)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斟於每壹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壹點壹滴平均分註,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復第九、十、十壹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復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沖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沖泡兩次茶為宜,最多不超過三次。這樣既給來賓壹個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時間過於冗長。
3. 功夫茶的泡法功夫茶的沖飲過程:壹溫壺:先用開水燙`壺`茶海`茶杯`聞香杯;二註茶:把水倒幹,把適量(註:壺的1/5到1/4)的茶葉放入壺內並用開水沖泡;三刮沫:刮去浮在壺口上的泡沫,蓋上壺蓋等15到30秒;四註湯:把泡好的茶湯經過濾網註入茶海(及公道杯);五點茶;把茶湯倒入聞香杯,用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連同聞香杯翻轉過來;六聞香:把聞香杯從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輕轉三圈(順時針),聞香杯在手中拂搖後深聞其香;七品飲:細品慢飲茶湯,使茶湯在口中充分滾動回旋將其飲入,此時,口鼻生香,喉吻生經,周身舒坦。
飲攻夫茶,重在細細品嘗。工夫茶可謂是中國壹種古風猶寸的茶道。
您將會感到心曠神怡,美和藝術的享受。 要想泡好壹壺功夫茶 首先須註意水質、水溫、茶的品質.茶量與茶具等要素;“水質”必須選用清新的軟水(含礦物質較少者),切忌用硬水;“水溫”隨不同茶葉的沖泡而有所不同,對大部分的茶種而言,以接近攝氏100度沖泡為宜;“茶量”的擺置亦因不同的茶種而異,從茶壺容量的五分之壹到四分之壹均有可能。
泡後約15到30秒鐘倒出飲用,但因茶而異,再次沖泡時間則須相對延長;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壺最佳,茶壺大小配以適宜的茶杯,杯內以白色較佳,以便於判辨湯色。愛飲茶的人,也壹定喜好把玩茶壺,現今中華民國壹般家庭中,多流行以小壺泡茶法(功夫茶),這是從十六世紀末明朝神宗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壹種習慣,已有四百年的歷史。
用小茶壺泡茶,茶味特別甘醇芳香,明清時代以江蘇宜興的紫砂壺最有名,凡出於名家的作品,四方爭購,價比黃金,而現在“紫藝網”和宜興紫砂工藝師們密切合作,不僅制作精美的紫砂壺,並且另外發展出許多改良式的創意壺,為各方所喜愛,而“藏壺”或“養壺”在臺灣已成為壹種高雅的風氣。茶是中國人的“國飲”,因為茶中含有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腦、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國人相信壹個常飲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壽,而現代進步的科學,也已證明茶有醫學上的效用,對人體有益處,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天然的健康飲料。
在臺灣,茶是經濟作物,也是輸出國外賺取外匯的農產品;各地的茶行、茶為使茶藝普及,推動甚力,而許多內部陳設古典高雅的茶藝館也紛紛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各茶區也定期性舉行評茶比賽活動,吸引茶農、茶商、品茗人士前往,壹經入選,茶價倍增,使得茶藝活動,呈現出壹股朝氣,因而飲茶的風尚,在臺灣已成為壹種高層次的精神生活,而這種崇尚自然,無拘無束的茶藝精神,就如同中華民國的人情味壹般——醇厚溫馨。
4. 功夫茶的泡法主泡人熏香、凈手,先引茶入,然後是茶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燙杯溫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壹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5. 功夫茶的泡法工夫茶是我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壹種,它是在唐宋時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飲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散條形茶瀹(yue)泡法的範疇,是瀹飲法的極致。雖然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鳳凰單樅、安溪鐵觀音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興紫砂壺)、若琛甌 (茶杯)、玉書碾(水壺)、潮汕烘爐(電爐或酒精爐)、賞茶盤、茶船等。
(壹)鑒賞香茗:主泡師用茶則從茶倉中取出壹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助泡接過賞茶盤,讓客人鑒賞幹茶,並介紹所用茶的特點。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澆壺身,其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拔入茶壺,裝茶的順序應是先細再粗後茶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註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刮頂淋眉):少壺蓋刮去壺口的泡沫,蓋上壺蓋,沖去壺頂產泡沫。淋壺可沖淋壺蓋和壺身,但不可沖到氣孔上,否則水易沖入壺中。淋壺的目的壹為清洗,二為使壺內外皆熱,以利於茶香的發揮。
(六)熏洗仙顏:迅速倒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用第壹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歡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內註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也稱運壺,執壺沿茶船運轉壹圈,滴凈壺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響茶之聖潔。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為使杯中茶湯濃淡壹致,且低斟是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壹)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斟於每壹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壹點壹滴平均分註,因而戲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香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要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動心”,茶湯的鮮醇甘爽,令人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復第八步動作。
(十五)若琛復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復第九、十、十壹步動作。
(十七)再識醇韻:重復第十三步動作。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鐵觀音等烏龍茶,內質好,香氣濃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稱。因是表演,故只沖泡三次,希望能為來賓帶來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沖泡兩次茶為宜,最多不超過三次。這樣既給來賓壹個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時間過於冗長。
6. 茶藝師作文400寫茶的制作放法,和泡茶額方法茶都伢兒,快樂學茶”夏令營開始啦!盡管天空下著雨,卻無法阻擋我歡快的腳步。壹早,我踩著雨花兒哼著不成調的歌懷著愉悅的心情來到了茶葉博物館。
放眼眺望,只見茶博周圍的茶地上飄著壹層“輕紗”,這裏真像是壹個世外桃源啊!開始填表格了,同學們把唯壹的壹張桌子圍的水泄不通,我以每分壹百字的速度飛快地填完了表格。然後大家整整齊齊地排好了隊伍,跟著老師來到教室,等大家找好位置入坐後,老師先放了茶藝宣傳片,我立刻拿出筆記本把主要內容摘抄了下來。通過影片的介紹,我知道了中國是茶的起源地也是產茶大國。做綠茶要采嫩葉,做烏龍茶要采老葉子……時間過的飛快,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大家有說有笑的吃完飯就開始下棋或者聊天壹起玩開了。下午開始上課了,老師和藹可親地說“我現在給大家示範泡綠茶”我睜大了眼睛認真的盯著老師。只見老師先鞠了壹躬,然後將茶具壹壹放好,先溫杯潔具,再將茶葉倒入杯中,大約鋪滿杯底。接著倒入約1/5的水,慢慢地搖,讓茶葉吸飽水,最後壹步也是最難的壹步就是鳳凰三點頭。因為要將提量壺忽高忽低得倒水,而且水柱還不能斷。等老師表演完,大家迫不及待得開始練習了起來。
第二天我們又學習了怎樣泡烏龍茶,原來烏龍茶的泡法和綠茶又有很大的區別呀!檢驗我們這幾天學習成果的時刻到了,我的心裏仿佛有頭小鹿在蹦蹦亂跳,讓我不禁有些緊張。終於大家都有驚無險的通過考試了,順利拿到榮譽證書。
這次活動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天,卻讓我受益非淺。不僅學到了茶的有關知識和泡茶的技巧,而且還交到了許多好朋友!!!
7. 作文潮州工夫茶仿照五年級第26課如何寫我的家鄉在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民最喜愛的飲品。
潮州人的家中,大都備有壹套工夫茶具:茶鼓.四只晶瑩的小瓷茶杯`壹個沙陶壺。把茶具擺放在客廳裏,非常精美。在朋友或家人閑聚時,沏上壹泡“潮州工夫茶”,有著壹種很親切融洽的感覺。在潮州工夫茶中,充滿著敬愛和諧的文化精神。
工夫茶須講工夫。“工夫”在潮州話中是做事方法講究的意思。潮州工夫茶有壹套講究的茶具.茶葉.用水.沖法.品味的茶經。沖泡時,必須配備有茶葉.壹壺熱水,然後是程式講究沖泡方法,如講求:“高沖低撒.關公巡法.韓信點兵”等要領,這樣才能品嘗出工夫茶特有的韻味。而對那些經常飲茶的“老茶客”來說,除了講究這壹整套沖泡手藝意外,還需經三禮讓,端起杯來,壹聞其香,二觀其色,三再慢飲細咽。
工夫茶的色.香.味讓人提神醒腦,有時細細品味,還能感到先苦後甘。以前,我不愛喝工夫茶,因為它講究的沖茶方法太多,也應為它太苦了,壹點也不好喝。可是現在,我認為講究沖泡方法是潮州工夫茶的壹大特點,而先苦後甘,則能品出人生道理。
我愛潮州工夫茶,它能使人品嘗出人生韻味.豐富內涵的茶道。
8.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作文,要模仿27課寫功夫茶,要500字左好像從我懂事的時候開始,喝功夫茶就成了我家必不可少的事情。吃過晚飯後,爸爸便會泡起茶,壹家人坐在壹起喝功夫茶,享受天倫之樂.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爸爸泡茶的時候,愛喝茶的奶奶卻沒喝幾杯,喝完茶後奶奶還急匆匆的樣子跑到房間裏,不知道去幹什麽.後來爸爸便要每天晚上泡水仙茶,但是每壹次的行動都被我阻止,奶奶在這個時候都會說:“算了,算了,還是泡鐵觀音吧.我也挺喜歡鐵觀音的清香的.”爸爸只好無奈地聽奶奶的話,泡鐵觀音茶.這時我便會得意洋洋.
有壹次,奶奶讓爸爸泡鐵觀音,爸爸皺起眉頭說:“媽,那妳的胃……”奶奶擺擺手,表示不再讓爸爸說下去,爸爸只好閉嘴.這壹次,我不再像以前那樣高興,反而心中增添了壹絲沈重,覺得這裏面壹定有什麽事情奶奶不想讓我知道.可究竟是什麽事呢?我正在想著的時候,爸爸和奶奶在房間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說什麽.我湊上去聽,“媽,要不我跟孩子說妳的胃不適合喝鐵觀音吧.”“不用了,孩子喜歡喝鐵觀音茶就泡鐵觀音茶吧.我的胃沒事兒.”哦,原來奶奶的胃不適合喝鐵觀音呀.奶奶為了我而喝那不適合她的胃的鐵觀音,奶奶為了我都這樣做了,我可不能太自私啊!
從那以後,吃過晚飯我都堅持要喝水仙茶.從那以後,奶奶也不再喝那麽幾杯了.從那以後,奶奶也不用急匆匆地跑到房間裏了.
直到現在,我們壹家人還是吃過晚飯後坐在壹起喝功夫茶,壹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其中的快樂.
今天,我在花園新村東面的“碧海雲天”浴場洗澡,洗完澡,在樓上休息,無意間發現了壹個“功夫茶”茶桌。
茶桌的造型獨特,為樹根形,上有壹座木雕的橋,栩栩如生。根據樹根的位置,有五個高低不同的平面。其中壹個事擺放茶具的,其余四個是供茶客放茶碗用的。桌外有四把編織細膩、古色古香的中式藤椅。
走進了看,只見上面置有兩個過濾壺,壹個為大孔,壹個為小孔,根據不同的茶葉使用不同的壺。兩個過濾壺中間放著壹個大茶杯,茶是先在大茶杯中泡好,再用過濾戶過濾出茶葉,最後倒到小茶碗中。五個小茶碗疊成雙層放在橋的左側。橋的對面有壹個木筒,筒內有壹個茶葉勺、壹大壹小兩根攪拌棍和壹鐵壹木兩把鑷子。茶葉勺是用來將茶葉放進茶杯裏的,攪拌棍是用來撥掉茶末和攪拌茶葉的,鑷子則是用來夾小茶碗的,這可比手抓幹凈多了。在橋的後面,有壹個躺著的彌勒佛,他的肚子上頂著壹個元寶。這個元寶其實是壹個把手,只要拿住元寶,壹提,彌勒佛的肚子就開了,裏面裝的是茶葉。還有壹對佛手,可能是放方糖的吧。
所有上面介紹的這些都是古色古香的,只有壹樣是現代的,在樹根的旁邊,有壹張小木桌,上面擺著壹個電磁爐,上面放著壹個消毒茶具用的器皿和壹把燒開水的鐵水壺。
中國的功夫茶,光從道具上就是頂呱呱的呢,可想而知,喝起茶來的味道也壹定很好,我真想嘗嘗中國功夫茶的味道啊!
潮汕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我們家鄉傳良的傳統文化之壹。潮汕人四海為家,遍布全球。因此,潮汕功夫茶自然也馳名中外了。在潮汕地區,喝功夫茶成了人們飲食生活的需要和習慣。不管走到哪家,客廳裏都有茶幾,在大家閑的時候,壹家人經常圍坐在壹起,壹邊喝茶,壹邊聊天或壹邊看電視,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尤其是來了客人,請妳喝茶是最大的尊重。說起潮汕功夫茶,它裏面還蘊藏著不少學問呢!它對茶具、茶葉、泡茶的水和泡茶的方法都大有講究。茶具包括茶池、茶壺和茶杯。茶池整個就像壹個小圓鼓,是用陶瓷或木料做的。分為壹個圓盤和壹個圓缽。圓盤上面有幾個小孔,這是便於泡茶和倒廢水用的。茶壺的好處是泡出來的茶不變味。茶杯壹般三個,放在壹起像“品”字,意為“品茶”。泡茶前先下茶葉,茶葉大約茶壺的三分之二。方法是泡前要用開水將茶具消毒。消毒後,把茶葉放入茶壺,然後往茶壺裏倒開水,水面會起泡沫,不能喝,要拿壺蓋將泡沫刮掉。沖茶的時候,把三個茶杯靠攏,輪回沖,使茶水的濃度壹樣。茶的濃度雖高,喝下去似乎很苦,漸漸的由苦變涼,由涼變甘,回味無窮。沒有真功夫是喝不下去的,這大概是“功夫茶”的來歷吧。雖然我並不十分精通潮汕功夫茶,但我從小就受到了它的熏陶,大家都喜歡。因為它代表了潮汕的傳統文化,代表了潮汕人的濃濃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