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到了二戰後期資源極度匱乏,那戰爭中的鋼鐵咋來的?
日本不僅在二戰後期資源匱乏,二戰前期日本的同樣資源匱乏。由於日本國內缺乏礦產資源,日本在發動侵略戰爭之後,就壹直靠著掠奪和進口來維持侵略。九壹八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在東北掠奪鐵礦資源提煉鋼鐵,當時東北的重工業十分發達,日本每年都能夠從東北掠奪大量的鋼鐵。七七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大規模侵華,日軍對鋼鐵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僅僅依靠著掠奪已經無法滿足日本對鋼鐵的巨大需求。
這壹時期日本開始從美國大量進口鋼鐵和石油,美國是二戰時期世界頭號工業國,鋼鐵產量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日本依靠著從美國進口的鋼鐵和石油,暫時解決了能源的危機。然而隨著日本侵略野心的擴大,美國不再向日本出售資源,並且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美國停止對日本出口資源後,日本立刻出現了資源危機,為了能夠繼續發動侵略戰爭,日本只能鋌而走險攻擊了美國。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徹底切斷了對日本的資源出口,日本開始陷入了資源危機。這壹時期的日本只能依靠著掠奪來維持鋼鐵供給,日本人采取?募捐?的方式巧取豪奪,將壹些公***設施上的鋼鐵,以及壹些占領區普通百姓家的鐵器收繳提煉,用來供給前線部隊的需求。同時日本還加快了對占領區內鐵礦的開采速度,加快了對占領區的資源掠奪。
到了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本土遭到了美軍的封鎖轟炸,日本已經無法從占領區內運送鋼鐵到本土提煉。日本本土的壹些兵工廠也遭到破壞,日本的鋼鐵產量在這壹時期出現了急速下降。日本投降的時候,日本國內的鋼鐵產量已經少得可憐,根本無法供給戰爭的需求。二戰打的就是資源戰爭,日本和德國輸掉二戰,都跟資源匱乏有著很大的關系。美國能夠成為二戰贏家,主要就是因為美國資源豐富,能夠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