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有哪些新農具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通4G比列均超過98%,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99%。截至2020年3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55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46.2%。這些基礎條件,為中國農業數字化發展奠定了條件。與此同時,中國還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和興建農田基礎設施,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到2018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由1952年的2.99億畝增加到10.24億畝,增長了2.4倍,高標準農田累計建成6.4億畝,約超過全國耕地面積的30%。2018年,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數量分別較1949年增長19.1萬倍和15.8萬倍。小麥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歷史性轉變。
農村常用的農具:
1.風車是每個種水稻的農村人家都有的用具,主要作用就是將灰塵和空的不飽滿的稻谷吹掉,留下飽滿的稻谷。使用方法也很簡單,把稻子裝進上面的鬥裏,下面放過籮筐裝漏下來的好稻谷,轉動風車葉子就可以了。
2.犁在我們這裏是壹種耕土翻地的工具,壹般是由木匠師傅做個木頭的架子,鎮上逢圩趕集買個鐵犁頭就可以了,不過要配合牛才能使用,以前沒牛的艱苦時期人也有拉犁的。
3.耙是和犁頭配合使用的農具,犁完田後再用耙把地耙平耙碎,壹般我們村裏是種水稻的田犁完了後才會耙,其他的不會。犁和耙現在很多地方都用機器替代了,老黃牛也不用耕地了,但是我們南方山地丘陵梯田多,沒法使用大機械進行現代化農業。
4.農村人對這個應該都非常熟悉,小時候看到大人撒藥就很想玩這個。它就是壹般噴灑農藥的時候為了噴灑均勻用這個農具,使用時上下搖動有點像老水井。
5.以前用來拉稻子大米或者木材等都會用到大板車,兩個輪子前面壹個人拉還有控制方向,後面的人推還有需要剎車就踩上去。
6.鋤頭這個應該全國人民都認識,各種電視劇電影都會出現壹些,就是用來挖地且使用率最高的農具。
7.籮筐就是用來裝稻子、花生等農作物,扁擔就是挑糞箕挑籮筐,很多朋友在電視劇也看過的。
8.糞箕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牛欄裏面每年都有大糞能用這種筐來裝,後來就叫糞箕了,在農村也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農具,割魚草、裝菜等都會用它哦!
9.竹子做的篩子是圓形的,有漏孔,主要是使小顆粒通過孔掉出去。
10.鬥笠是下雨天農民必備的防雨用具,戴著頭上才能解放雙手在下雨天幹活啊,是由竹子和粽葉制成的。
11.打谷機就是將稻子從禾苗上分離出來的大型農具,這在農村相對於其他農具是大型的哦!以前是用踩的,現在很多農民買了電機燒油省力多了。
12.這是農村婦女在家裏井邊洗衣服的用具,在我家也會用來沈澱地瓜粉。不是真的用來洗腳的哦朋友們。
13.以前農村人上街逢圩賣農產品都會拿桿秤,用秤砣稱,現在很多電子秤慢慢取代了桿秤,不過農村人上街賣東西還是拿桿秤哦。
14.蓑衣是搭配鬥笠使用的農具,意識用來防雨的,壹個用來遮頭,壹個用來遮全身,不過蓑衣很少見了,而且它很重。
15.石磨我爺爺用來做豆腐,以前幺妹爸媽打米漿做燙皮都是老媽壹勺壹勺加入米,老爸壹個人推磨,現在他們老了推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