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誰記得有壹個語文作文材料給的是南極科考隊員面對極晝無法睡眠的那個。有的話把整個材料復制給
南極,有時沒有日夜的更替。極晝時,人很難有睡覺意識;極夜時,卻想睡也睡不著。在南極生活,要承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考驗,在南極隨科考隊考察期間,記者見證了科考隊員歷盡艱辛取得的輝煌與所經歷的酸甜苦辣。 科考隊連續54天不能洗澡?在南極進行科考工作的隊員們,平時能經常洗澡嗎??“連續54天不能洗澡洗臉,甚至不能刷牙,吃飯沒有新鮮蔬菜,還要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體力下降、睡眠不足。在零下35-40℃之間的低溫下工作,戴手套無法完成操作工作,脫下手套是刺骨的寒冷。”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內陸隊員李忠東在結束了54天的南極內陸冰蓋考察返回中山站時對記者說。 這次科考,在距離中山站直線距離為1228公裏的冰穹A區域,完成了鉆取了深冰芯頂部120米深冰芯的作業計劃。 這區域年平均氣溫低於零下50℃,海拔4093米,有“人類不可接近之極”之稱。 極晝時段拉上窗簾就是黑天?在南極進行科考,隊員要面對的,除了惡劣的自然環境,還要面對長時間的極晝和極夜的痛苦煎熬。?位於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帶的中國南極中山站,由於地處南緯69°22’,從2011年11月23日開始出現壹年壹度的極晝,到2012年1月21日極晝時段才結束,持續整整60天。極晝時壹天24小時太陽都處於地平線以上,只要天氣晴朗,即使是子夜時分,仍能看到太陽。 ?沒有了日夜的更替,也打亂了壹些隊員此前規律的作息生活。為了讓隊員們能安心睡覺,中山站宿舍棟內的窗簾都比較厚實,不透光,可算是“拉上窗簾就是黑天”。?科考隊員說,“總是白天,沒有睡眠的意識。”在極夜期間,隊員們想睡也睡不著。 ?中國第27次南極考察越冬隊員李榮濱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極夜期間,壹些隊員會出現缺鈣和缺乏維生素的癥狀,極夜期間隊員將承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考驗。 隊員7年沒陪妻子過生日?四個多月的南極生活,記者見證了科考隊員科研取得進站時的歡悅,也見證了隊員們對妻子兒女難以言表的思念。 已經第6次深入南極內陸的首席機械師崔鵬惠說,“我7次來到南極,這幾年妻子的生日沒有陪她過,也有7個春節沒有在家過了。”今年52歲的崔鵬惠不善言辭,卻對中山站至昆侖站1200多公裏行程的路面特點了然於心。“妳邁出的可能是人類的第壹步,但也可能是妳人生的最後壹步。”4次深入內陸、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內陸隊副隊長魏福海至今對南極格羅夫山考察時遇見的冰裂縫記憶猶新。“在格羅夫山遇到最大的冰裂縫寬2米多,深得至今想起仍覺得毛骨悚然。” 沒有夜晚的南極除夕夜?1月22日晚是除夕夜。除夕那天,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中山站的主建築綜合棟貼上了春聯,掛起了紅燈籠,中山站洋溢著年的味道。?“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多了,隊員們可以通過網絡和電話給國內親友拜年,緩解思鄉之情。”已經是6赴南極的國家海洋預報中心極地研究室主任張林說,“1989年第壹次在南極長城站越冬時,還沒有電話和網絡,聯絡國內親友非常不便,寫信也得半個月到壹個月才能收到,那時在南極真是與世隔絕的感覺,過年時有的隊員想家想得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