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亞信峰會在什麽時候什麽地點舉辦的?
論證籌備時期(1993年3月至1996年2月)。由於哈薩克斯坦政府在亞洲各國和國際社會的積極外交努力,許多亞洲國家學者開始參加亞信專家會議。在1994年10月的第三次亞信專家會議上,決定成立壹個籌備亞信外交部長會議的特別工作小組。到1996年2月,亞信會議***舉行了三次專家會議和四次特別工作小組會議。
外交協調時期(1996年2月至2001年1月)。其間,亞信會議召開了兩次副外長會議(1996年2月和1997年12月),各國代表紛紛依據本國的地區利益對確立亞信會議規則表態,多數國家對亞信會議能夠成為亞洲又壹個討論地區安全問題和實現互信對話的論壇持肯定態度。1999年9月和11月連續召開的亞信外長會議,開始討論商定各成員國相互關系原則和建立亞洲地區穩定與安全保障機制的計劃,***同簽署了《亞信成員國相互關系指導原則宣言》。
高層對話時期(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在歷次亞信外長、副外長會議的基礎上,哈薩克斯坦政府於2001年初開始力推亞信成員國國家元首會議。為此,哈薩克斯坦外交部派出部長、副部長作為總統特使,到相關各國和聯合國遊說,並向各國領導人和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遞交了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的親筆信,提出將於2001年10—11月在阿拉木圖召開亞信會議第壹次成員國國家元首會議(峰會)的倡議,並向他們發出正式邀請。後因“9?11”事件的發生,亞信第壹次峰會延至2002年6月召開。此次會議上,各國元首***同發表了《阿拉木圖文件》和《關於消除恐怖主義和促進文明對話的宣言》。2004年10月,第三次亞信外長會議召開。會上通過了《亞信信任措施目錄》和《亞信程序規則》,為亞信會議成為地區互信安全機制奠定了法律基礎。
完善機制時期(2004年10月至今)。繼第三次亞信外長會議之後,2006年6月在阿拉木圖召開了第二次亞信成員國國家元首會議。峰會上各國領導人通過了《亞信論壇秘書處協定》,為亞信會議成為常設的亞洲地區機制化論壇進壹步創造了條件。2009年10月,亞信高官委員會會議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行,各成員國代表針對亞洲地區經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後潛在的安全風險充分交換了意見,並深入討論了繼續健全亞信會議互信措施與安全對話機制問題。2010年6月,第三次亞信成員國國家元首會議首次在哈薩克斯坦以外的城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這標誌著亞信理念正為更多的亞洲國家所接受。會上各國領導人簽署了《亞信論壇秘書處及其工作人員、成員代表特權與豁免公約》,使亞信會議向正式國際組織更進壹步。2012年9月,第四次亞信外長會議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此次會議上通過了宣言,各成員國外長對中華人民***和國將擔任亞信2014—2016年主席國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