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中國女人裹腳從什麽時候開始?

中國女人裹腳從什麽時候開始?

纏足開始於北宋後期,興起於南宋。

纏足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壹種裝飾陋習。其具體做法是用壹條狹長的布袋,將婦女的足踝緊緊縛住,從而使肌骨變態,腳形纖小屈曲,以符合當時的審美觀。

在封建時代,絕大多數婦女大約從四五歲起便開始裹腳,壹直到成年之後,骨骼定型,方能將布帶解開;也有的終身纏裹,直到老死之日。

纏足在宋朝時就非常普遍了。明朝時,它更成為了坊間女子的時髦。清朝入關後曾禁止過漢人女子纏足,遭到了漢人的反對。康熙七年,壹道開禁令使得壹些滿人女子竟也纏起了腳。

擴展資料:

放足

放足運動真正意義上拉開序幕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甲午戰敗,激發知識分子強烈的民族危機感,他們認為纏足不僅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削弱了中華民族的抵禦能力,女子因纏足而身體羸弱,使大丈夫無法專心禦敵。

將國家弱小歸因於女性纏足雖然有些可笑,但是卻直接激發了放足運動的興起。康有為於1882年開辦全國第壹個"不纏足會",並率先將自己的女兒和侄女放足。

此後,"改良派"將"反纏足"作為壹項重要的綱領,社會上反纏足漸盛。1902年,慈禧太後頒布勸戒纏足上諭,首次從官方的態度上對纏足陋習表態,全國上下的"不纏足"風潮由此掀起。

秋瑾說過,"放足後,出外無須把男子求,自活成時堪自立,女兒資格自然優。"不僅是"半邊天"得以解放,中國向現代社會之轉變亦由"不纏足"始。

中國網-花開 女性解放啟示錄

百度百科-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