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領航鯨?
領航鯨是對圓頭鯨屬下的長肢領航鯨及短肢領航鯨的統稱。雖然它們的行為很像鯨魚,但卻是屬於海豚科的。領航鯨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熱帶、溫帶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動,在中國僅見於東海和臺灣省附近海域。
領航鯨體表呈黑色或非常深的灰色,壹些種群下顎部分帶有明亮的灰色或白色的斑紋,腹鰭部分有壹道寬闊,明亮且灰色的錨狀印記。
頭部前方隆起呈球形,較吻部還要突出,擁有40-48顆牙齒。尾部有厚重的肌肉,尾鰭寬1.3米。背鰭位於背部較前位置,並向後彎。初生的領航鯨背鰭非常柔軟,以方便生殖。它們的身體粗壯,並向尾巴收窄。
雌性的體型比雄性的薄。長肢領航鯨及短肢領航鯨的分別很少,在重疊的分布地壹般很難在海中分辨。它們的分別在於腹鰭的長度、牙齒的數目及頭顱骨的形狀。短肢領航鯨的頭較圓,而長肢領航鯨的頭則較方。短肢領航鯨體型較長肢領航鯨的大。
出生時的領航鯨體重約為100公斤。成年雄鯨可以長達6.1米及重3噸。成年雌鯨則長4.9米及重1.5噸。雄鯨壽命約為45歲,而雌鯨的則為60歲。
大吻領航鯨
大吻領航鯨體長5-7米,體重3600千克。主要特征是前額圓,上頜額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別短,沒有明顯的吻突。從側面看,頭與軀幹部的界限極不明顯,頭顯得很大,因而得名巨頭鯨。
嘴巴極大,口裂由頭部前下方斜往後下方切入。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壹樣。身體短粗,但肛門以後很細。背鰭小,寬大於高,位於身體的前1/3處,向後屈,後緣凹進。
鰭肢的位置較靠後,狹而長,末端尖,尾鰭不大。由於頸椎極短,鰭肢就好像長在頸部壹樣。背側和腹側的棱狀皮膚脊不明顯。身體大部分為黑色,腹面顏色略淡,兩個鰭肢的基部之間有十字形或錨形的白斑。噴氣孔短而寬。
牙齒較少,上下頜每側有7-9枚。大吻領航鯨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熱帶、溫帶海域,不到過於寒冷的海域,在我國見於東海和臺灣沿海。
大吻領航鯨喜歡集群生活,通常結成10余只以上的群體,有時多達數百只,群體中成年雄獸較少,大多為成年雌獸和幼仔。主要以魚類和烏賊等為食。大吻領航鯨每3-5年產壹胎,雌獸的懷孕期為15個月,每胎產1。幼仔出生時的體長為140厘米,哺乳期為12個月,甚至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