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現役十大失敗軍艦,中美俄上榜,什麽艦艇如此不堪
以往都看到“十大最先進XX”或者“十大最強XX”的榜單,今天筆者帶來壹個不壹樣的評比。這次要點評的是現役海軍戰鬥艦艇中比較失敗的型號,筆者也將選取十個型號簡單分析,排名不分先後,沒有高低之分。
自由級LCS
1.LCS瀕海戰鬥艦,美國海軍
LCS算是前些年特別火爆的款式了,在美軍野心勃勃的“由海到陸”的戰略牽引下,輕武裝重航速模塊化設計的中型艦艇出現了,由於兩款競標船型都很出色,LCS甚至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型號。LCS是自以為是的海軍戰略指導下產物,極度輕視了潛在對手的近海作戰能力,過分自信要求在敵對國家近海抵近作戰。由於輕武裝設計導致缺失傳統制海作戰能力,如果進行全面修改又會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在美國海軍戰略急轉彎後顯得十分尷尬。若非得益於佩裏級護衛艦大批量退役導致的戰力空缺,LCS否則根本沒有那麽多訂單。
高速機動的獨立級LCS
2.支持者/維多利亞級常規潛艇,英國/加拿大海軍
支持者級是英系頂級常規潛艇,冷戰時期集大成者之作。但就是這壹型紙面指標非常先進的潛艇卻在更換東家後成了業內笑話。加拿大海軍在1998年支付7.5億美元轉手費後,收獲了四條支持者級潛艇,並改名為維多利亞級。之後這四艇常年趴窩,屢次升級,事故不斷,故障不停,前後花費了40多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麻煩制造者。據說在船塢待的時間比出海時間還要長,嚴重影響了戰備和訓練任務。
訪問日本的維多利亞級潛艇,想出趟遠門可不容易
3.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俄羅斯海軍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蘇聯海軍轉型期作品,由於國家分裂被迫提前出生。1991年還未結束試航的庫茲涅佐夫號緊急離開烏克蘭,最終服役於北方艦隊,由於走得匆忙,遺失了大量數據資料、維護工具和備件。庫茲涅佐夫號從娘胎裏帶出來不少缺陷,加上新生兒護理嚴重缺失,導致原本就偏科的戰鬥力更加無法達到滿意狀態。使用粗暴,維護敷衍,多次事故讓她未老先衰,遲遲未到的升級和遙遙無期的後繼,帝國夕陽下是她拉長的背影。
庫茲涅佐夫從服役開始就事故不斷
4.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印度海軍
這是印度海軍追趕世界壹流的野心之作,90年代末項目啟動,八國聯軍傾力打造,配備大衛國核心防空系統,十年磨壹劍曲折成軍。雖然拖沓,雖然費錢,但終究是服役了不是?性能嘛·····emmm·····放在15年前還是世界頂級。加爾各答級導彈驅逐艦身上投射了印度軍用造船工業的縮影,嚴重依賴外國技術支持,產能不足工藝落後,這款應該在2008年之前服役的驅逐艦整整延後了5年。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屬於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典型
5.殲敵者級核潛艇/印度
這是大國的標誌,這是強大海軍的標配,俄羅斯導師諄諄教誨下的及格線作品,世界最弱彈道導彈核潛艇。標配700公裏潛射導彈威懾巴基斯坦沿海,俄羅斯設計的國產反應堆始終無法滿功率運行,還沒服役就在船塢自沈壹次。每個國家研發第壹代核潛艇時都曾遇到過不小的麻煩,但殲敵者級似乎註定會更曲折,即便有了俄羅斯的全力支持,印度整體工業配套的落後決定了這個項目需要極大的耐心。
殲敵者級目前公開的照片很少,而且大多模糊不清
6.22型隱身導彈艇,中國海軍
中國第壹款全隱身戰鬥艦艇,中國第壹款由女性總師設計的戰鬥艦艇,中國第壹款全鋁合金制造戰鬥艦艇·····總之第壹的頭銜很多,炫酷的外形和時髦的迷彩並不能掩蓋其新瓶裝舊酒的無奈。作為空潛快思想最後的余毒,22型導彈艇是中國海軍過渡時期落後思想指導下的典型作品,單價高昂、維護繁瑣、用途單壹偏偏卻建造了驚人的數字。在那個鬥爭形勢激烈且海軍艦艇跨越式發展的年代,22型的出現並不讓人意外,但在隨後的發展中,它卻和新壹代遠洋艦艇壹同建造,而且短時間內就交付了令人驚訝的數字。如果說時代背景造就了它,那麽落後思想給了它大量服役的機會,今後很長壹段時間內它都將是海軍的負資產。
22型導彈艇非常漂亮
7.F125型護衛艦,德國海軍
它被諷刺為世界上最強最貴的巡邏艦,7000噸級的體量在護衛艦發展史上是空前的。德國海軍亂提需求、閉門造車,德國制造眼高手低、盲目自信創造了德國軍艦戰後第壹次被自家海軍拒收的記錄。高昂的建造經費卻得來如此低下的效能,F125型護衛艦的開發歷程值得德國海軍反思。即便F125型維修升級後能夠消除大部分差評,但這類低烈度幹涉艦到底能走多遠還要時間去證明,畢竟德國海軍已經在規劃更為傳統的制海型護衛艦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F125型護衛艦
8.南森級導彈護衛艦,挪威海軍
維京人中的最強戰艦,宙斯盾艦中的入門級型號,偏居壹隅的挪威海軍硬是打造了這樣壹只完全不弱於主流歐洲海軍的護衛艦隊。不過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為了降低成本,南森級排水量偏低,宙斯盾系統嚴重縮水,僅而且僅安裝了8單元MK41垂發裝置。揣著壹肚子的ESSM點防禦艦空導彈也敢號稱防空艦,這和提著耗子冒充獵人沒多大區別。
大頭娃娃南森級,該級艦堪稱宙斯盾艦的底限
9.拉達級常規潛艇,俄羅斯海軍
都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就不會設計軍艦了,這個評價雖然極端,但多少有點道理。俄羅斯獨立後新設計的戰鬥艦艇多少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而且都十分拖沓,拉達級潛艇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型號。這款濃縮了俄羅斯眾多黑科技的新壹代常規潛艇問題和故障多到毛子都無法忍受,項目屢次被擱置,原本傳出要被東方強國包養,最後又是不了了之。十幾年來進展緩慢,如今雖然開始了3號艇的建造,卻從未傳出過前兩艘形成戰鬥力的報道。
船塢裏的拉達級潛艇
10.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俄羅斯海軍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上最後壹型除航母以外的核動力水面戰鬥艦艇,誕生於蘇聯強盛時期的基洛夫威名赫赫,但其設計服務於“飽和攻擊”戰術,在蘇聯解體後迅速成為俄羅斯海軍沈重的負擔。四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目前僅有壹艘“彼得大帝”號仍在服役,首艦早已退役,其余兩艦壹艘封存壹艘經歷著遙遙無期的升級改進。新生的俄羅斯海軍放棄了許多大型艦艇,比如基輔級航母和三艘基洛夫級巡洋艦,但更為務實的光榮級巡洋艦卻被完整保留下來。所以艦艇設計中,戰鬥力的絕對值並非唯壹核心要素,還是要考慮到整個服役周期中的效費比,這壹點光榮級遠比基洛夫級出色。
唯壹仍在服役的彼得大帝號
以上十大失敗戰艦要麽設計有缺陷,要麽被戰略規劃拖累,要麽效費比極差,還有就是力有不逮無奈之作。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這些艦艇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也都進入海軍服役,某些型號甚至過得很滋潤。存在並非合理,它們能在海洋上馳騁並不代表它們就壹定多麽成功。
被封存的基洛夫級破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