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的盛行地區
幾乎所有的熱帶氣旋都是在赤道南北30緯度以內的範圍內生成。當中大約87%是在南北緯20度之內。因為地轉偏移力弱小的關系,南北緯10度以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較少,但並非罕見,歷來最接近赤道的熱帶氣旋出現於2001年12月底的臺風畫眉,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之間由東向西穿越,成為有紀錄以來首個吹襲新加坡的臺風。
每年地球總***平均有80個熱帶氣旋生成,主要產地有:
1、北太平洋西部
包括南海,影響地區包括中國南岸和東岸、菲律賓、韓國、香港、朝鮮、日本、臺灣、越南、太平洋上各島,偶爾間中也可以越過中南半島或馬來半島而影響老撾、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蘇門答臘、婆羅洲北部、泰國、印度東岸及孟加拉或是越過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影響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占全球約1\3。中國的沿岸是全球最多熱帶氣旋登陸的地方;而每年也有六至七個熱帶氣旋登陸菲律賓。
2、北太平洋東部
第二多生產熱帶氣旋地區,影響地區包括墨西哥、夏威夷、太平洋上島國,罕有情況下可影響下加利福尼亞,及中美洲的北部地區。
3、北大西洋
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每年生成數目差距很大,由壹個至超過20個不等,每年平均大約有10個生成。主要影響美國東岸及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各國,間中影響可達委內瑞拉和加拿大。2005年的颶風文斯更以熱帶低氣壓的強度登陸西班牙, 這個熱帶氣旋是有紀錄以來唯壹個個登陸歐洲的大西洋風暴。
4、南太平洋西部
主要影響澳大利亞北部及大洋洲各國,有時也可能影響澳大利亞南部及新西蘭。
5、北印度洋
包括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主要在孟加拉灣生成。北印度洋的風季有兩個巔峰:壹個在季風開始之前的4月和5月,另壹個在季風結束後的10月和11月。影響印度、孟加拉、斯裏蘭卡、泰國、緬甸和巴基斯坦等國,有時更會影響阿拉伯半島。
6、南印度洋東部
影響印尼及澳大利亞西部。
7、南印度洋西部
主要影響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毛裏求斯、留尼汪島、坦桑尼亞、科摩羅和肯尼亞等地。 熱帶氣旋主要在夏季後期生成,因為海水溫度在這個時候最高。但在確切的生成時間上,每個海域都有其獨有的季度變化。綜合全球而言,9月是熱帶氣旋最活躍的月份,而5月則是最不活躍的月份。 北太平洋西部全年皆有熱帶氣旋,但活動以二月最少,八月至九月初最多。 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東部則主要集中在6-11月。 南半球的熱帶氣旋在十月底開始,至五月左右結束,當中以二月中至三月初是高峰。 風季的長度和生成的熱帶氣旋平均數目區域 風季開始月份 風季結束月份 熱帶風暴 (風速大於34節) 熱帶氣旋 (風速大於63節) 3級以上熱帶氣旋 (風速大於95節) 西北太平洋 4月 1月 26.7 16.9 8.5 南印度洋 10月 5月 20.6 10.3 4.3 東北太平洋 5月 11月 16.3 9.0 4.1 北大西洋 6月 11月 10.6 5.9 2.0 西南太平洋 10月 5月 10.6 4.8 1.9 北印度洋 4月 12月 5.4 2.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