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我傾其所有給兒子買房,親家妳壹分錢沒出也想住進來?我做得對嗎?

我傾其所有給兒子買房,親家妳壹分錢沒出也想住進來?我做得對嗎?

#情感#在七十年代的時候,人們結婚需要“三大件”,包括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有時還需要加上壹臺收音機。到了八十年代,這“三大件”變成了電視劇、電冰箱、洗衣機。而到了九十年代,男方便開始需要婚房,還需要準備金戒子、金耳環等。

現代婚姻中,房子、汽車更是缺壹不可。相親時,女方首先關註的是男方是否有車有房。如果妳沒有房子,她基本不會和妳進行下壹步的交流。這並不是說現在的女人變得勢利,而是現實的狀況就是如此。

如果男方沒有房子,雙方婚後都沒有住的地方,或者兩個人只能和男方或女方的父母住,這是很多年輕人無法接受的。

或許,男方可以租房來作為婚房,但女方的父母多半不會同意這場婚姻,他們不願意讓女兒的未來在狹窄的出租屋內度過。而且出租房和自己的房子在心理層面給人帶來的感覺是不同的。出租房會給妳壹種漂泊的感覺,而自己的房子更多的是家的溫暖。

正是因為人們對房子的剛需,所以各地房價壹直飛漲。但為了兒子可以結婚,許多父母不惜花了自己大半輩子的錢,來給兒子準備婚房。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的,他們從不奢求兒女的回報,只求兒女過得好。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的房子,把自己住的房子都賣掉後,即便出去租房去住,也不會住進兒子的房子。

但很多女方的父母卻不會如此,很多的父母更是直接搬進了小夫妻的新房,這讓男方的父母心裏有壹種不平衡的想法:“我傾其所有給兒子買房結婚,親家壹分沒花住進去,我心裏憋屈。”

陳超和小敏大學畢業之後,便留在合肥工作。陳超是來自馬鞍山的小縣城,家庭還算小康。而小敏則來自金寨的小鄉村,家境比較困難,但兩個人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

當初陳超把小敏帶回去見他父母的時候,他爸媽也是比較開明的,並沒有嫌棄小敏的家境。因為在他們眼裏,小敏是家裏的獨生子女,最多也就她爸媽需要撫養,並不會給陳超的未來造成太大的壓力。而且他們早就給陳超準備了壹筆錢,足夠陳超在當地買壹套還不錯的房子。

但雙方父母見面後,小敏的父母卻對他們家準備的房子不滿意:“妳兒子和我女兒現在都在合肥工作,而且發展得還不錯,孩子們都希望去大壹點的城市發展。他們回到妳們的縣城,肯定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不如妳給他們在合肥買套房子吧,也省得他們在合肥還需要租房!”

而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最近幾年發展迅速,房價更是水漲船高,比前幾年的房價更是翻了幾倍。陳超父母準備在他們縣城買房的錢,明顯不夠在合肥買房,所以他們面對親家的需求,沈默了。而小敏的父母卻撂下壹句話:“妳們家要不就在合肥買房,要不就別娶我家女兒。她是我家的公主,將來是做大事的人,怎麽可能去妳們的小縣城定居。”

回家後,他們想起陳超和小敏在壹起時的開心樣子,決心湊錢給陳超在合肥買房子。最後,他們賣掉了老家的房子,才勉強給陳超在合肥買了套房子。而且他們考慮到未來的孫子,特意買了三室壹廳的房子。

參與完小敏和陳超的婚禮後,他們爸媽準備留下來,陪小敏壹段時間。陳超的父母也表示理解,畢竟小敏父母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遠嫁出去,父母肯定是不舍的。他們認為親家最多也就住幾天,就回去了。可是,小敏的父母住了幾個月,也沒有搬走的意思,更是把家裏的壹些東西都搬過來了。

陳超的父母這時才知道,親家讓自己在合肥買房,是為了自家可以搬去合肥住。看著自己所在的出租屋,陳超的父母怒火中燒,坐了最近壹班的火車,趕到合肥。

當他趕到陳超家時,已經是傍晚了。陳超和小敏下班在家,而小敏的父母則出去跳廣場舞。他不顧陳超的阻攔,壹氣之下把小敏父母的東西扔到了門外。小敏的父母回來後,陳超的父親更是準備大打出手。好在有小敏和陳超的勸阻,雙方才沒有因此受傷。最終,在陳超父親的嚴厲要求下,小敏的父母才同意搬出他們的房子。

本來和睦的親家關系,也因為這件事情導致破裂。其實我們分析這件事情,不難可以看出小敏的父母確實做得有點過分。陳超的父母已經滿足他們的要求,在合肥置辦婚房,但他們卻自己搬過來住,從而導致陳超父母的沖動行為。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事件,雙方父母因為自己的女兒偏袒對方的父母,而心生不滿。但大白還是希望各位父母可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兒孫自有兒孫福,作為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應該體諒他們。他們肯定是愛妳們的,偶爾偏袒親家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妳沒必要因為這些小事而生氣,這不利於他們的婚姻,更不利於妳的身體。

婚姻,是兩個家庭結合的產物。兩個之前毫無相關的家庭因為子女的婚姻產生交集,本身就是壹件難得事情。面對兩個家庭產生的沖突,我們應該坐下來壹起協商去解決,不要讓彼此的矛盾影響兒女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