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關於這個的壹切)哥們我寫論文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關於這個的壹切)哥們我寫論文

11月15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結束,亞太合作進程再添壹份動力。  “促進持續增長,密切區域聯系”,本次會議的這壹主題正是人們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的思考。“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世界經濟形勢好轉的基礎並不牢固,各種形式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明顯擡頭,國際經濟體系的內在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推動世界經濟全面恢復增長還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出席會議的中國國家主席所作形勢判斷,反映了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的***同看法。  擁有世界40%的人口、54%的經濟總量、44%的貿易量——亞太經合組織21個經濟體呈現的經濟數據說明,各成員加強合作,對於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實現復蘇具有重要作用。壹年前,亞太經合組織各經濟體作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堅定承諾;壹年來,成員經濟體協調努力初見成效;如今,在世界經濟處於企穩回升的關鍵階段,亞太地區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好於預期,無疑給本地區以及世界經濟走向全面復蘇帶來希望。  今年恰逢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0周年。自成立以來,亞太經合組織在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在全球及地區經濟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亞太經合組織方式”樹立了地區合作嶄新模式。20年來,在開放的地區主義合作思想主導下,亞太大家庭意識逐漸提升。亞太經合組織以其自主自願、協商壹致的獨特合作方式,開辟了區域合作新途徑。茂物會議確立亞太經合組織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目標,大阪會議確立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上海會議積極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建設、新經濟等多個領域合作,釜山會議制定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路線圖,河內會議就釜山路線圖制定行動計劃,悉尼會議就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專門發表宣言,利馬會議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尋找解決方案……著力於推動本地區經濟合作發展,亞太經合組織在20年進程中邁出充滿活力的步伐。如今,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機制最完善的經濟合作框架。  中國自1991年11月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以來,積極參與該組織各領域合作,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舉足輕重的壹員。中國國家主席參加了亞太經合組織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應邀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演講。中國曾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多次主辦部長級會議和工作組會議,提出並成立亞太經合組織港口服務網絡、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等各類合作倡議和機制,設立中國亞太經合組織科技產業合作基金,為成員經濟技術合作提供資金支持。中國的努力,推動了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和社會發展,獲得各成員經濟體高度贊賞,展示了負責任形象。  亞太經合組織的平臺,也是中國倡導加強區域合作、實現***同繁榮發展的平臺。2005年,國家主席闡述關於促進全球經濟平衡、穩定、持續增長的看法,呼籲國際社會有效應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2006年,國家主席提出構建和諧亞太、實現***同繁榮的合作藍圖,有關主張寫入《河內宣言》。2007年,國家主席闡述中國在涉及地區和全球利益重大問題上的政策主張,特別是深入、系統闡述了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2008年,國家主席強調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挑戰需要國際社會增強信心、加強協調、密切合作、***同努力;要把握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改革;要切實改變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解決好各自經濟發展存在的深層次問題;要向受到危機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幫助其保持發展勢頭。2009年,國家主席著眼世界經濟復蘇,繼續同各成員領導人就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進行深入探討……  中國的主張讓人們堅信,世界可以期待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中國永遠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站在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國家主席指出本組織未來發展的方向:突出特色,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加大投入,推動經濟技術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機制生機活力。人們普遍認為,這些主張的落實是亞太經合組織充分發揮職能和作用、保持活力和動力、提升地位和影響的關鍵。人們尤其贊同國家主席表達的信念:“只要我們攜手努力、深化合作,不斷推動亞太大家庭建設,就壹定能夠創造亞太地區持久和平、***同繁榮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