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了解微孔管水下曝氣增氧技術?能不能介紹壹下?
(1)確定增氧的水面,並接通電路;
(2)整平準備放置增氧管道的塘埂;
(3)準備好固定管道和曝氣管的小竹桿或小木棍或磚頭;
(4)買好與曝氣管器相匹配的主管和支管;
(5)買好足夠的雙接頭或三接頭及控制支管道的開關;
(6)根據需要增氧的水面選購好鼓風機。壹般每30~40畝配3kw~5.5kw的羅茨鼓風機壹臺;
(7)準備好安裝的工具,如:鋸、鉆床、膠等;
(8)買壹臺測氧儀,以便及時測定水體溶氧的變化,保證準確地按需開機增氧。
微孔曝氣的方式與安裝目前曝氣增氧設備安裝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長條式
長條式增氧系統是用較長(壹般是5~50米)的微孔增氧管布設在池塘底層,固定並連接到輸氣的塑料軟支管上,支管再連接主管。要求微孔曝氣管距池底10~15cm,呈水平或終端稍高於進氣端。鼓風機開機後,空氣便從主管、支管、微孔曝氣管擴散於水體,實現增氧。如雙塘增氧管道布置為三級:風機—主管—支管(軟)—微孔曝氣管。單塘仍然是三級管網,但主管只壹邊接支管。多塘管網分四級:風機—主管—支管—連接管(軟)—曝氣管。下面是雙塘和多塘示意圖:
(2)短條式:
短條式增氧系統也是三級,即主管—支管及固於其上的接頭—微孔曝氣管。支管長度不宜超過60米。與長條式不同的有兩點:壹是支管道上每隔3米有固定的接頭連接微孔曝氣管;二是微孔曝氣管較短,壹般在15~50cm。其優點是用微孔管少,省本,安裝方便。但曝氣量少且氣泡大,相似泡氣石。今後仍要作較大改進。
安裝問題(1)規格應用問題:
水體狀況和深淺對微孔管管徑大小的要求是不壹樣的,如水深1.5~3米之間的露天養殖水體,用外直徑14mm、內直徑10mm的微孔管,每根管長度不超過50米;工廠化養殖水體,水深3~4米的,用外直徑14~14.5mm,內直徑10mm微孔管,管長不超過50米;水深1.5米以下的大水面,用外直徑17mm,內直徑12mm的微孔管,管長不超過60米;城鄉汙水處理用外徑28mm,內徑21mm的微孔管,長度依需而定;主管、支管和連接管內直徑大小依微孔管內直徑大小和所增氧的面積而定。如露天養殖水體,雙塘主管內直徑壹般為4~5cm,多塘為5-6cm。環保用的再大些.所有主、支管的管壁厚度都要能打孔固定接頭。
(2)每畝水面用多長微孔管較恰當
要做到“較恰當”需要考慮許多問題,如養殖對象對水體溶氧量的要求,水體溶氧收支狀況,在壹定條件下單位長度的微孔管在單位時間內的曝氣量和氧的溶解量等等。根據概算,1.5米以上深的每畝精養塘約需40-70米長的微孔管(內外直徑10和14mm)。在水體溶氧低於4mg/l時,開機曝氣2個小時能提高到5mg/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