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冷藏和冷凍 冷藏與冷凍指的是什麽
冰箱冷藏
冷藏是冷藏壹般保持在1-10攝氏度。冷凍是冷凍溫度低,可達到零下18攝氏度。
適用範圍:冷藏適用於大多數蔬菜、水果及剩余食物菜品的保存。冷凍適合保存魚蝦肉類生鮮等食品,避免腐敗變質。
冷藏原理:冷藏:水冷或風冷 制冷劑。壓縮機可選:開啟式或半封閉式 。壓縮機數量:單臺或多臺 能量實施有極調節 ,可壹機多庫或單機單庫。 耐腐蝕能力強,具有氟高低壓保護、 油壓差保護、 缺相、過載保護等 自動化程度高。
冷凍原理:是應用熱力學原理,用人工制造低溫的方法,冰箱和空調都是采用制冷的原理。從化工的角度,壹般都是采用壹種臨界點高的氣體,加壓液化,然後再使它汽化吸熱,反復進行這個過程,液化時在其他地方放熱,汽化時對需要的範圍吸熱。
註意事項:熱的食物不要放入運轉著的電冰箱內。存放食物不宜過滿、過緊,要留有空隙,以利冷空氣對流,減輕制冷系統的負荷,延長使用壽命,節省電量。食物不可生熟混放在壹起,以保持衛生。按食物存放時間、溫度要求,合理利用箱內空間,不要把食物直接放在蒸發器表面上,要放在器皿裏,以免凍結在蒸發器上,不便取出。鮮魚、肉要用塑料袋封裝,在冷凍室貯藏。
這些食物要放冰箱
綠茶
高溫會加速綠茶中葉綠素的降解,如果綠茶受潮,還會加快變質速度,甚至發生黴變。
建議:
夏季最好將綠茶裝進密封容器,再放入冰箱。如果想隨時喝,可將綠茶放入冷藏室,但若是未開封的茶葉,想保存壹年以上,應放入冷凍室。
堅果
堅果油脂成分較多,在紫外線、氧氣和水分的影響下,脂肪會發生氧化,導致酸敗、變質,產生壹股刺鼻難聞的味道。
夏天天氣潮濕,堅果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變軟,甚至受到黴菌的侵害。
建議:
堅果買回家後,建議先趁幹燥時分裝成壹次可以吃完的量,密封後放進冷凍室。
水果幹、幹香菇、蝦皮等幹制品
這類食物在悶熱潮濕的夏季容易黴變、生蟲或者吸潮變軟。
建議:
若開袋後沒吃完,建議將其先在太陽下暴曬或放入微波爐內加熱,確保去除水分、殺滅蟲卵。待冷卻後用密封的容器分裝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
大米、豆類等糧食
在夏天,豆子、大米等都很容易生蟲。如果把它們提前分成壹次能夠吃完的小包,包嚴實後放在冷凍室中,凍兩三個星期,蟲卵就不能正常“萌發”了。
建議:
可優先購買抽真空包裝的糧食,因為玉米和大米等都是黴菌喜歡的食物,但真空條件下,黴菌很難活動。
饅頭、面包等澱粉類食品
這類食物如需儲藏時間超過三天,應當用塑料袋分裝成壹次能吃完的獨立包裝,封嚴後放入冰箱冷凍室,吃前充分加熱即可。
冰箱
不能放冰箱的食物
密封後的綠葉菜
蔬菜帶水存放容易滋生細菌,尤其是葉類蔬菜生理活性較高,密封太嚴、水分過多,更容易腐爛變質、掉葉。
建議:
先把表面的水風幹後,再裝進專用食品袋放入冰箱。存放前,先把袋子紮幾個透氣孔,保證其透氣性良好。
西紅柿、沒熟的水果
在低溫下,西紅柿中與產生芳香物質有關的基因就像被“凍僵”了,導致其風味大打折扣。
尚未熟透的水果放入冰箱冷藏,會因為低溫寒害而持續處於未熟狀態,就算移至室溫,也很快會腐敗。
建議:
西紅柿放在常溫下儲存即可。
水果買回家後,要盡早恢復購買時的狀態,例如購買時水果是冰的,表示已經冷藏過,買回家後就要盡早放冰箱;如果是在常溫下購買的,則要等散熱、成熟了再冷藏。
裸露的剩飯剩菜、切開的水果
食物之間容易串味,還會增加細菌交叉汙染的風險。熱的飯菜直接放入冰箱,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導致冰箱裏其他食物發生黴變。
建議:
剩飯剩菜應涼透後用保鮮盒、保鮮袋等幹凈的容器包好再放冰箱,吃之前壹定要充分加熱。
切開的水果應該蓋上幹凈的保鮮膜後放入冰箱,吃之前可以把表面的壹層切掉。
蜂蜜
蜂蜜放冰箱後,會加速其糖分結晶的速度,容易出現沈澱,從而變得很難舀出來,還影響口味。
但需要說明的是,這個變化並不影響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響它的營養價值,只是會影響到口感的均勻程度。
建議:
蜂蜜糖濃度很高,滲透壓比較大,自由水分很少,微生物也無法繁殖,常溫下陰涼處保存即可,無需冷藏。
巧克力
將巧克力放入冰箱後,會使巧克力表面出現糖霜或因出油而引起反霜現象,同時口感會變得粗糙。
巧克力冷凍或冷藏後取出,表面凝結的水分有利於細菌的繁殖生長,可能造成表面發黴。
建議:
巧克力的最佳儲存溫度是5℃~18℃,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儲存。
粉狀及幹制食品
如果密封不嚴,反而會使冰箱中的味道和潮氣進入食品當中,既影響風味,又容易發黴。
拿出時,由於溫差大,其表面易出現冷凝而變得潮濕,從而更容易變質。
建議:
這類食品不用放進冰箱,放在陰涼幹燥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