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潑水門事件的心得體會
權威點評:雖然“潑水門”事件給達城市民心中劃下的傷口如今還在隱隱作痛,但廣大市民對這壹醜行鮮明的態度無疑成為達州向往文明、追求文明、踐行文明的深刻反映。正如市委書記焦偉俠諄諄批示的:“廣大群眾對不文明和反文明的言行有著鮮明而強烈的態度,這是達州的希望,也是達州徹底消滅不文明行為的中流砥柱。”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廣大市民的道德修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亂穿馬路的少了,遵章守序的多了;亂吐亂扔的少了,愛護公物的多了;自私自利的少了,助人為樂的多了。但也不可否認,壹些與社會整體文明進步趨勢背道而馳的醜惡現象仍然大量存在。要徹底根除這些醜惡現象,剔掉我們社會生活中不文明的“病竈”,就必須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在全社會營造起弘揚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的良好風氣,形成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每壹個人都是文明的踐行者。壹名好職工,壹位好父親(母親),壹個好兒女,前提壹定得是壹個好公民!公民就要講社會公德。文明的行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識不僅僅是個人優良素質的壹種體現,而且對維護公***利益、公***秩序,保持社會的健康與穩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每壹個公民都應當把遵守社會公德作為加強個人修養、完善自身人格的基本功來付諸實踐,做壹個有禮貌的人、守法紀的人、有修養的人、講文明的人。
榜樣是引領文明進步的旗幟。作為普通公民中具有政治覺悟的先進分子,黨員和領導幹部代表著社會道德發展的方向,對現實道德生活起著基本的價值導向作用。在文明道德建設中,黨員和領導幹部要作好表率,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文明行事,提升道德素養、弘揚社會正氣。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要發動每壹位市民,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把公民道德社會建立起來,把群眾的文明風尚傳承下去,徹底杜絕醜惡的言行再次發生”,讓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文明春風吹拂巴渠大地,為建設協調發展、全面進步的和諧、幸福、文明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