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每年在撈金16億,買1億美國豪宅加入美籍,還給哈佛捐款6億,是誰?
《喜雨口號呈陳守伯固十二首》:“錢輕幣重病吾農,未有奇方起困窮。粗遣年豐官糴粟,少令錢幣各通融。”
中國在最近的幾十年裏迎來了飛速的發展,不管是教育,科技,民生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尤其是經濟方面,發展更是迅速,同時也造就了壹批批的成功企業家。例如馬雲,李嘉誠,馬化騰等等,他們基本都將自己的企業做到了全球頂尖的位置,同時也學會了感恩,在國內做了很多的公益事業來回報社會。
但是有正就有反,壹個典型的反面例子便是張欣。她是SOHO中國的CEO,同時涉足了房地產行業,每年從中國獲取的利潤將近16億,卻從沒給中國任何的幫助,不僅如此,她反而在美國購置了壹處價值壹億美元的豪宅,還無償給哈佛大學捐贈多達6億。
張欣的丈夫是潘石屹,他們聯手打造了SOHO這個房地產帝國。它是全國最大的甲級寫字樓和地產開發商,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都有著SOHO的產品,可以說是行業的領頭羊,引領著國內開發商的潮流,也是行業內的傳奇。不過張欣與SOHO的故事卻並非壹帆風順,反而是壹段起伏的歷程。
早在1995年,彼時的張欣和丈夫潘石屹在北京創立了SOHO中國,那個時候她剛剛年滿三十歲。正是由於公司的成立,兩人之間也發生了不少的爭吵,由於兩個人都是強勢的性格,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自然是誰也不肯認輸,這也讓公司舉步維艱,到了最後張欣還是決定做出退步,她退出了公司的崗位,讓丈夫自己來主持公司。
下崗之後的張欣在家裏做起了家庭主婦,不久之後,他們便有了壹個孩子,此時的張欣把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孩子和家庭中,生活過的十分滋潤。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孩子上幼兒園。此時的張欣已經不滿足於僅僅做壹個家庭主婦了,她內心有著更多的渴望,在安排完孩子的幼兒園事務之後,便決定重返SOHO中國。
這次張欣有了新的規劃,她決定和丈夫分別負責公司內部不同的業務,以避免相互之間的爭吵。丈夫負責商業、銷售以及壹些應酬活動,自己則負責建築、設計。正是由於夫妻之間的明確分工以及二人高強的能力,SOHO中國很快成為了中國商業建築的典範。
張欣做事風格雷厲風行並且敢於創新,她在SOHO中國期間把自己的壹些理念融入了公司對於商業模式的探索中,讓SOHO中國有著十足的創造力。她的理念是通過不同的建築,或是混合或是開放,讓社區充滿活力。同時將這個理念充分融入到公司的理念中,事實證明她做到了,公司完美地實現了她的夢想,也引領了中國建築行業的潮流。
“長城腳下的公社”是壹個把建築藝術和商業相融合地完美的例子,也是壹個壯舉,這是張欣所策劃並投資的項目,打造了壹處令人向往的精神住所。此舉還讓張欣獲得了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建築展的“建築藝術推動”獎,她以非建築設計背景的身份獲獎,不得不說確實是了不起。她也讓中國人的名字出現在了世界建築舞臺的榜單上,這方面來說她為國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後來SOHO中國的壹步步成長,都離不開張欣的智慧以及鑒賞力。張欣出生於1965年的北京城。父母由於曾經移居緬甸,因此在外文局從事翻譯工作。到了1979年,張欣的父母帶著她前往了香港定居,此時家裏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為了補貼家用,年僅14歲的張欣便前往工廠成為了壹名流水線的工人。
工廠的工作毫無疑問是枯燥無聊且單調的,甚至可以把工廠看作壹臺機器,而每個人可能就是其中的壹顆螺絲,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動作,基本學不到新的東西,這種情況讓年幼的張欣很是疲憊。她決定做出改變,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她前往了英國留學。由於在工廠期間張欣每天都會學習壹些英語,因此她在英語的日常交流中已經沒什麽障礙,這也成為了她外出留學的壹大動力。
不過和其他很多想外出留學的人壹樣,張欣在申辦留學的途中遇到了困難。在那個年代想要在中國辦理護照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僅憑張欣自己幾乎是沒法做到的,後來無奈的張欣只好尋求當地政府的幫助,她前往政府希望能夠說服對方協助自己。後來憑借著真誠的態度和壹口流利的英語,政府官員才答應幫她辦理護照。
後來的張欣憑借著自己的能力以及不懈努力申請到了英國的薩塞克斯大學,張欣豈會放棄這樣壹個絕佳的機會,帶著之前五年的苦學積蓄,加上壹本英漢字典,張欣便只身遠渡重洋來到英國攻讀經濟學。此時的她年僅20歲,作為壹位女性,只身前往異國他鄉,只能自己邊打工邊學習,周邊的餐館,兼職張欣幾乎都跑了個遍,個中滋味可想而知。
不過這些都沒有難倒這位女強人,她有著自己的堅持。甚至完成學業之後張欣還前往了劍橋大學再次學習經濟學,並且在1992年完成了碩士學位。壹路下來,張欣已經完成了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她憑借著自己的毅力和精神,成功完成了逆襲,從劍橋畢業之後,她便前往了紐約,成為了投資公司的投資人,專門針對中國的項目投資。
直到1994年遇到了潘石屹,這個來自農村的小個子男人,張欣略加思考便決定托付終生。後來的張欣甚至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工作,和丈夫壹起打造壹個商業帝國,可能外人看起來有些草率,不過事實證明張欣賭對了,後來的SOHO中國便是這壹切的回報。
遺憾的是這位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女人卻未曾對國家以及社會懷有感恩之心,後來不僅加入了美籍,並且無償給哈佛捐款6億,寒透國人的心,自己成功之時卻不曾想過若無國家政策幫扶,豈能輕易成功。只希望後來的企業家能夠引以為鑒,成為真正為國為民的良心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