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斯與特勞特的分分合合
縱觀定位系列書籍,各家代表著述有鄧德龍先生的《兩小時品牌素養》張雲先生的《品類戰略》、魯建華先生的《定位屋》。1、定位(特勞特、裏斯)核心內容及其要解決的問題
20世紀70年代,美國營銷領域的傑克.特勞特 和艾.裏斯先生提出定位的概念。
合著《定位》(英文名稱:Po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how to be seen and heard in the overcrowded marketplace)。個人認為可以直接翻譯成:《定位:心智之戰》簡明扼要的指出定位是在心智中展開的。
《商戰》,20世紀80年代,提出商戰的核心內容。商業競爭的四大戰略形勢,防禦戰、進攻戰、側翼戰、遊擊戰,每種戰略形勢下都有相應的指導原則。壹切取決於競爭、壹切取決於心智裏到底有什麽。最終的目的是如何通過深入細致的分析,在消費者頭腦這個終極戰場裏占得壹席之地。
《22條商規》提出22條商業指導原則,以用於商業的實踐。最終的目的也是幫助企業更高效的實現第壹的目的。
他們合著的《人生定位》更進壹步的分析了,個人如何在人生、商業上獲得成功。壹個人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所以必須找匹馬來騎,俗稱學會借勢。
2、?定位主要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利用定位的思想去解決競爭的問題。擴大定位在美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3、特勞特核心內容及其要解決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裏斯與特勞特先生分開,兩人從此單獨經營兩家戰略咨詢公司。
特勞特先生之後的著作。《與眾不同》如何基於心智進行與眾不同,核心內容九大差異化方法。
《顯而易見》如何尋找並借助常識進行定位。
《簡單的力量》如何保持簡單,應對心智特性-厭惡混論。
《什麽是戰略》把定位提升到戰略層次。
《特勞特營銷十要》針對企業品牌運營過程中的各個領域、環節做了展開。
《大品牌大問題》揭示大企業內部存在的種種品牌定位方面的問題。
《新定位》《重新定位》應對新的競爭環境,
如何展開接下來的定位,定位並不是壹個靜止的,而是隨著競爭環境不斷發展變化。
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是特勞特先生,與鄧德隆先生合作成立特勞特中國區公司。特勞特定位從此先裏斯壹步進入中國市場。
其中國區合夥人鄧德隆先生撰寫壹本中國版定位《兩小時品牌素養》,縱觀分析中國企業品牌觀念、競爭觀念,從更高的高度分析了中國企業的品牌出路。書中剖析了王老吉的整個戰略歷程。對定位在中國的普及起到了積極的宣傳推廣作用。
特勞特中國要解決的問題,壹是如何更大範圍的宣傳定位。為此,特勞特中國公司每年都投入數目不少的廣告費;二是與非定位系的戰略咨詢公司、策劃公司(如麥肯錫、葉茂中、等)展開競爭。三是,如何應對定位理論最新發展-品類戰略;四是如何應對堅持長期定位可能引發的品類遲鈍反應。
4、特勞特中國思想路線
從與眾不同出發---形成差異化--形成品類(此處所提品類皆為基於心智的品類:產品信息在心智中的分類存儲)。
從什麽是戰略--上升到戰略
應對變化之道--重新定位--多品牌戰略
特勞特中國靈活運用側翼戰達到開創新品類的目的。
5、裏斯中國核心內容及其要解決的問題
? 裏斯先生和特勞特先生分家之後,又在定位的基礎上撰寫了幾本新作,
《聚焦》應對20世紀90年代美國大多數大企業的瘋狂多元化。
《互聯網商規11條》 互聯網時代的定位之道。
《品牌22律》指導企業運營過程中所遇到的有關業務擴張,品類開創等。
《廣告的沒落公關的崛起》有應對公關與廣告的。
《董事會裏的戰爭》有應對董事會內部各種關於營銷與管理的問題。
《視覺錘》則讓我們了解視覺形象和語言信息的關系:要用視覺形象這把錘子,把妳的語言釘子植入消費者的心智中。
《品牌之源》裏斯先生對品牌源頭的探索明確指出品類分化是商業進步的動力。
其中國區合夥人張雲老師,著有壹本關於品類的書《品類戰略》。認為這是定位理論的最新發展,定位的基點也是要立足品類,消費者以品類來思考,以品牌來表達,從研究品類開始定位工作。對定位理論的最新發展品類戰略在國內的推廣和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裏斯中國所要解決的問題,壹是如何更好讓企業家朋友知道、了解定位理論的最新發展--品類戰略;二是如何讓更多的定位愛好者了解品類戰略、進而了解這是定位裏很重要的部分,沒有品類基礎的定位站不住腳。
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只要做到與眾不同,做到差異化,就不屬於同壹類,這是心智認知裏的事實。例如,可口可樂(老壹輩)和百事可樂(年輕人),老板大吸力油煙機,其他的油煙機吸力某種程度上沒有老板的厲害。
6、裏斯中國思想路線
從品類戰略出發--形成差異化--形成品類
從聚焦出發--上升到戰略
應對變化之道 ?--品牌進化,
品類分化--多品牌戰略
裏斯中國靈活運用側翼戰,從品類(最靠近消費者需求)出發,結合具體的品類(凡不同我,必歸異類)開創方法,重新定位定位。
7、定位屋的核心內容及要解決的問題
? 核心內容
?1、提出體系化的定位理論,幫助企業家及初學者更快速的了解定位。?
?2、通過分析特勞特和裏斯前後的著書讓讀者了解二者的同與不同以及內在的關聯。
?3、整本書融合了特勞特中國和裏斯中國的最新思想、指導方法,更好的幫助企業利用整個定位理論。
8、所要試圖解決的問題
1、再次推廣普及定位二字,告別傳統觀念裏的產品定位,價格定位,從潛在客戶的心智裏去思考企業的定位。
2、特勞特與裏斯的分手之後,對定位的豐富、發展和演繹增加了復雜性。
3、定位系列書籍高達22本,至今沒有形成壹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4、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回到最初的定位,真正的讓定位理論知識應用於企業品牌運營。
每壹次的學習都會帶給思想又壹次升華,每壹次行動都會帶給自己更堅定的信心。個人認為,每壹個企業家、營銷人都應該從壹個更高的高度和更深的深度了解定位理論的整個體系,進而能夠從中發現可供利用的方法去真正的在運營中踐行定位。每個定位理論傳播者、實踐者都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定位、了解品類,了解整個定位理論體系。只有這樣,整個定位理論才會普及開來,才會惠及更多的人;也只有這樣,每壹個企業家、營銷人才能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夠毫不動搖的堅持所選擇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