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三下,3-4《影子的秘密》教學反思

三下,3-4《影子的秘密》教學反思

? 本課是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的第3課,主要內容是通過模擬實驗,探索產生影子的要素,以及三個要素之間的關系。本課學生必須要有“影子形成原理”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理解日食、月食、月相變化等也與影子相關,通過影子的變化,讓學生體會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科學概念目標 :

1. 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

2. 光源、阻擋物和屏(呈現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

3. 光源和阻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的變化。

4. 影子的變化包括方向和大小長短的變化。

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反思:

1.學生結合第二課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已經初步掌握,影子的形成跟“遮擋”有關,但是對於影子產生的條件還不清楚。在講解這壹部分時,我是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如何產生影子?每個小組都能成功,大部分學生從中可以總結出:影子產生需要光源和物體,沒有“屏”這個概念。這個地方我不知道怎麽引入“屏”更好壹些,我是引導學生去發現:影子產生以後需要有壹個東西去展示它,我們才能看到,那麽顯示影子的這個物體我們就把它叫做“屏”。不知道其他老師是如何講解的呢?

2.學生在上壹個探究中已經知道,影子的產生需要三個條件:光源、物體和屏。在探究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學生通知小組合作探究可以發現:物體必須要在光源和屏之間才能產生影子。但是大部分學生都忽略了壹個問題,如果光源和物體之間沒有遮擋關系,那麽也不能產生影子。我示範了壹個例子:光源、物體、屏,按順序擺放,但光源沒有照在物體上,也不會產生影子。學生就可以明白,除了位置之外,光源和物體還必須形成遮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