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硬盤為什麽只有8g容量不是320g的嗎
硬盤的chs模式是指chs(Cylinder/Head/Sector)模式,很久以前, 硬盤的容量還非常小的時候, 人們采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盤. 也就是硬盤盤片的每壹條磁道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 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 (Disk Geometry). 既磁頭數(Heads), 柱面數(Cylinders), 扇區數(Sectors per track),以及相應的尋址方式.
其中: 磁頭數(Heads) 表示硬盤總***有幾個磁頭,也就是有幾面盤片, 最大為 256 (用 8 個二進制位存儲);柱面數(Cylinders) 表示硬盤每壹面盤片上有幾條磁道, 最大為 1024(用 10 個二進制位存儲); 扇區數(Sectors per track) 表示每壹條磁道上有幾個扇區, 最大為63 (用 6 個二進制位存儲). 每個扇區壹般是 512個字節, 理論上講這不是必須的, 但好象沒有取別的值的. 所以磁盤最大容量為: 256 * 1024 * 63 * 512 / 1048576 = 8064 MB ( 1M = 1048576 Bytes)或硬盤廠商常用的單位:256 * 1024 * 63 * 512 / 1000000 = 8455 MB ( 1M = 1000000 Bytes )在 CHS 尋址方式中, 磁頭, 柱面, 扇區的取值範圍分別為 0 到 Heads-1,0 到 Cylinders-1, 1 到 Sectors per track (註意是從 1 開始).在 CHS 尋址方式中, 有以下幾種尺寸單位:扇區 (Sector) = 512 字節 (壹般情況下)磁道 (Track) = (Sectors per track) 扇區
柱面 (Cylinder)= (Sectors per track) * Heads 扇區
這種方式會浪費很多磁盤空間 (與軟盤壹樣). 為了解決這壹問題, 進壹步提高硬盤容量, 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盤. 也就是說,
外圈磁道的扇區比內圈磁道多. 采用這種結構後, 硬盤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 尋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尋址, 即以扇區為單位進行尋址.
為了與使用3D尋址的老軟件兼容 (如使用BIOS Int13H接口的軟件), 在硬盤控制器內部安裝了壹個地址翻譯器, 由它負責將老式3D參數翻譯成新的線性參數.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硬盤的3D參數可以有多種選擇的原因 (不同的工作模式, 對應不同的3D參數,如 LBA, LARGE, NORMAL). CHS模式只能識別大硬盤的前面8G.lba使用的線性尋址,突破了1024柱面的限制,能訪問8G以外的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