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米亞為何入俄
再回到克裏米亞的歷史。因其特殊的戰略地位,克裏米亞歷史上壹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哥特人、匈奴人到可薩人,從拜占廷帝國、金帳汗國到奧斯曼帝國,克裏米亞的主人換了壹茬又壹茬。十八世紀後期,日益強大的沙俄逼迫奧斯曼帝國承認克裏米亞的獨立。1783年俄羅斯正式將整個克裏米亞半島納入版圖。
1853年至1856年間,著名的克裏米亞戰爭(我們小時候的課本上叫克裏木戰爭)爆發。這場因爭奪巴爾幹半島控制權而引發的沙俄與歐洲世界的戰爭是壹戰前最大的壹次國際戰爭。戰爭的起因有著復雜的宗教背景,但宗教的名義之下,實質上還是為了擴張地盤的需求。壹開始是沙俄同土耳其打了起來。但沙皇尼古拉壹世的東擴計劃使得整個歐洲大陸都感到了危機,於是奧地利和普魯士也參與進來。但是最終導致尼古拉壹世失敗的是強大的英法的介入。俄土戰爭變成俄羅斯同歐洲諸國的戰爭,這是尼古拉壹世所沒想到的。從多瑙河到克裏米亞,沙皇的軍隊節節敗退,最終簽訂城下之盟。
克裏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上第壹次現代化戰爭,在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聯軍的長官利用無線電從千裏之外指揮前線作戰,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第壹次。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為壹個獨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現代戰爭或者戰鬥中官兵們統壹對表確定時間,就是在法軍進攻馬拉科夫要塞中第壹次采用的。
戰爭的失敗直接導致了俄國此後的農奴制改革。而遠在大洋彼岸本來和此事無關的美國人則意外撈到了壹筆好處。因為擔心緊挨著英屬殖民地加拿大的阿拉斯加被英國人趁機占領,抱著與其白白丟失,不如賣了換錢,同時也讓美國制約英國的考慮,沙俄非常急切地希望能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阿拉斯加和美國本土之間隔著壹個加拿大,美國本來並沒有染指阿拉斯加的意圖,現在來了壹個上門買賣,不要白不要。1867年10月,阿拉斯加正式成為美國領土。美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僅僅是740萬美金。這真是史上最便宜的壹次領土交易。
再回到克裏米亞。並入沙俄版圖後,克裏米亞成為了俄羅斯聯邦的壹員。二戰後期,斯大林以克裏米亞半島韃靼人與德國合作為由,將大量居民流放中亞,大多數人慘死異鄉。1945年2月,出於重新分配戰後世界格局和敦促蘇聯對日作戰的考慮,美蘇英三國首腦在克裏米亞的海濱度假勝地雅爾塔舉行了壹次秘密會晤,簽訂了著名的《雅爾塔協定》。美英背著中國做出了大量損害中國權益以換取蘇聯對日宣戰的承諾。
戰後的1954年,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俄羅斯“結盟”300周年,赫魯曉夫大筆壹揮,將原屬於俄羅斯的克裏米亞劃給了烏克蘭。這就是現在克裏米亞屬於烏克蘭領土的起源。雖然劃歸了烏克蘭,但是因為長期屬於俄羅斯領土,克裏米亞人民的俄羅斯情結與俄羅斯的克裏米亞情結壹樣,都是根深蒂固的。劃歸烏克蘭後,雖然官方語言規定是烏克蘭語,但實際上克裏米亞人民的日常語言依然是俄語。1991年,借蘇聯解體之機,本來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克裏米亞差點鬧了獨立,最後在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協商中,以自治***和國的身份留在了烏克蘭版圖內。
由於歷史上和俄羅斯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之黑海艦隊的存在,克裏米亞隨時都可能成為俄烏兩國的火藥桶。烏克蘭地處俄羅斯與歐洲大陸的緩沖地帶。烏克蘭向俄羅斯傾斜得多壹點,克裏米亞基本上就平安無事;烏克蘭向北約傾斜多壹點,克裏米亞就有可能成為導火索。此次烏克蘭事件中,俄羅斯壹直密切關註著局勢的發展。政局的變動無疑將影響烏克蘭日後的外交走向。無論是從趁亂收回克裏米亞,壹勞永逸解決黑海艦隊駐地問題,還是借口克裏米亞問題出兵以影響烏克蘭政局走向,普京都必然會在合適的時機把克裏米亞問題挑起來。今天的消息是,克裏米亞議會已經同意回歸俄羅斯。可想而知,在接下來的可能的克裏米亞全民公投中,結果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