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王熙鳳和賈璉本是般配的壹對,為何兩人最後越走越遠?

王熙鳳和賈璉本是般配的壹對,為何兩人最後越走越遠?

《紅樓夢》中的鳳姐賈璉夫妻二人從最開始的‘妳儂我儂’到最後的“離心離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鳳姐過於強勢,不懂得以柔克剛造成的,實際上像他們這樣的夫妻關系中,有著太多天然的、難以調和的矛盾,具體分析如下:

第壹、古代的媳婦難做

古代的媳婦難做,而大家族的媳婦就更難做;她們壹邊要討公婆的歡心,壹邊還要盡心竭力管好整個家,同時還得想方設法籠絡住丈夫的心。

這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壹個媳婦,實際上是有著三重身份,而三重身份後面對應的是三個角色;在公婆面前她們得像個貼身大丫鬟壹樣又聽話又體貼,在仆人面前就得像個做事嚴明縣太爺壹樣“秉公執法”,而在丈夫面前又得像個未經世事的閨閣小姐壹樣嬌俏柔媚。

自古沒有哪個女子能在這樣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中轉換自如,《紅樓夢》中“心較比幹多壹竅”的黛玉做不到,“隨分從時”“通今博古”的寶釵也沒做到。自然“有壹萬個心眼子”的鳳姐也做不到。

鳳姐壹邊要絞盡腦汁討賈母的歡心,壹邊還要費盡心神處理好賈府的每壹件事。賈府那麽大,事情又那麽多,她每日忙得不可開交。在《紅樓夢》第六回,剛吃完飯的鳳姐,壹邊在接待劉姥姥,壹邊就有許多管家媳婦上來回話,每日如此忙碌的鳳姐,能花在賈璉身上的時間就非常有限。

所以對於賈璉其他女人的問題,鳳姐選擇了“大刀闊斧”,除了平兒,其他的都攆走。可是鳳姐依然留不住賈璉的心與身,甚至在賈璉心裏她漸漸變成了個母夜叉、母老虎。

在這件事情上,不僅鳳姐失敗了,《紅樓夢》中所有處在婚姻中的女人幾乎都失敗了;“響快”的王夫人最後變得如木頭人壹般;無可依仗的邢夫人變成了吝嗇的“守財奴”;尤氏為了守住自己在賈珍心中的那丁點的位置,只好將自己變成“壹只眼睛、壹只耳朵、壹個鼻孔”的“糊塗”人。

第二、古代壹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決定了難有恩愛到老的夫妻

天下沒有哪個女子真正願意接受‘壹夫多妻’的婚姻模式,可是古代的女子沒有選擇的權力。對於丈夫的其他女人,她們要麽像王夫人、尤氏壹樣選擇忍受,要麽像鳳姐、夏金桂壹樣用計謀除掉。可是無論是忍受還是除掉,都會嚴重影響夫妻感情。忍受丈夫的其他女人,傷的是女人自己的心,可是除掉丈夫的其他女人,傷的是丈夫的心,到頭來損傷的還是夫妻的情分。

王夫人在三十多歲還能生下寶玉,誰能說她和賈政曾經不恩愛。王夫人也曾“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地打扮過,可是四十多歲的她已經見不得身邊的女孩子“花紅柳綠”。她恨的不是鮮艷的衣飾,她恨的是和狐貍精壹樣的奪走了他的丈夫,又將奪走她的兒子的那些嬌艷的女子。

鳳姐雖然攆走了賈璉身邊的所有對她有威脅的女子,可是她無法管得住賈璉那顆見壹個愛壹個的心,她更管不住賈璉那“處處留情”的身,她的嚴防死守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讓事情越來越糟。

肆無忌憚的賈璉在她的生日當天竟然把女人帶回了家。雖然鳳姐選擇了撕破臉大鬧壹場,可是依然於事無補,後來的賈璉竟然偷偷在外面娶了尤二姐。可是沒人說賈璉有什麽不對,因為他的理由相當理直氣壯“為子嗣起見”,倒是鳳姐在外落了個“不雅”的名聲。

所以無論是王夫人、尤氏,還是鳳姐抑或夏金桂,到頭來都沒能如願以償地留住丈夫的心。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不夠忍讓,也不是因為她們手段不夠高明,而是因為‘壹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本身就帶有難以調和的矛盾,它的維持是以忽視女人的心理、忽視女人的感情、忽視女人的需求為代價來完成的。

這種婚姻制度下的女人,她們要麽像王夫人、尤氏般在年復壹年的煎熬中失去了作為壹個女人的所有可愛而不再被丈夫所愛,要麽像鳳姐、夏金桂般在日復壹日的鬥爭中變得面目猙獰而漸漸失去丈夫的寵愛。所以,古代‘壹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本身就決定了難有恩愛到老的夫妻。

結語:現代社會男女壹結婚,就能組建壹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家庭,可是這在古代卻不行。古代家庭實行的是大家庭制度,作為媳婦上要侍奉公婆,下要撫養子女,中要伺候丈夫,同時還要應付小姑、妯娌。處在這樣壹種復雜的關系中的女人,生活就像走鋼絲,每天都得小心翼翼,左右平衡。

被譽為“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的陳蕓,是多麽聰慧通透的女子,但依然難以避免的要夾在公婆、叔子妯娌之間左右為難。與丈夫伉儷情篤的她,因家事所累而“失歡於姑”致使衣食無措,最後貧病交困而亡,沒能和丈夫白頭到老。

鳳姐最後得病,就是過度用心用力的結果,可是即便如此,還是沒有換來丈夫賈璉的理解與體貼,反而時不時的因為銀子常常和鳳姐拌嘴。邢夫人也是因自己不得賈母的歡心而遷怒於鳳姐,可見古代的媳婦有多難做。所以說賈璉和鳳姐關系的漸行漸遠,性情不和是表面現象,古代的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才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