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的輻射範圍!
在科技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如微波爐、手機、電視機、空調、電冰箱、電腦網絡等,使辦公室自動化,提高了辦事效率,給家庭帶來了方便,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這些產品也具有兩面性,它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身體健康。
電子產品工作時會發出電磁波,也稱之電磁輻射。電磁輻射作用於人體會產生壹系列生物效應。150~1200兆赫的頻段,可透入人體2厘米以上,激發機體深部細胞,使之相互摩擦生熱,幹擾機體自身的生物電流。電磁能量在體內轉化為熱能,引起人體熱平衡的失調;它能夠造成“微波性白內障”;破壞睪丸的生精能力,導致不育癥;引起心血管功能改變。兒童的神經系統嬌嫩,若遭受到強大的電磁輻射後,使大腦發育遲緩,生物鐘調節紊亂。對孕婦則易造成流產、早產,甚至導致胎兒畸形。
意大利醫學專家報道,該國每年有400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中2~7歲的兒童發病原因,主要是距電磁場太近,而受到過強的電磁輻射。波蘭的資料指出,經常接觸電磁輻射的人,各種癌癥發病是普通人的2倍。英國皇家微波研究機構發現,經常在電磁輻射下工作的人員,腦瘤的發病率是壹般人的6.4倍。芬蘭的醫學專家檢查證明女空中服務人員患乳癌的幾率比壹般同齡女性高出壹倍。英國、美國、加拿大的醫學報告亦指出,飛機上的工作人員患皮膚癌和腦癌的比例偏高。還有像空調器、電冰箱、電視機、電腦等均可引起不同的或相同的病癥。範圍之廣,影響之大,不可忽視。
有關專家認為微波輻射可促使細胞染色體發生突變,使有絲分裂發生異常,於是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導致癌癥的發生。經常使用的手機發出的高頻電磁輻射,它的頻率在400~1000兆赫之間,所發出的電磁輻射強度每平方米可在1800~2000微瓦。使用手機發話時,此時手機的發射天線附近會產生較為強烈的高頻電磁輻射。手機使用時離頭部較近,使人的頭部受到電磁輻射。人體若長期遭受高強度電磁波輻射的影響,會導致頭昏、失眠、乏力、煩躁和記憶力減退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還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產生心動過緩、心動過速、血壓波動等心血管系統癥狀。
現在每天有百萬以上的人使用電腦、電腦網絡,電腦對人體的危害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據國外調查表明,長期使用電腦的操作人員,有75%的人視力下降、眼睛疲勞、眼睛發幹或是流淚,易患疲勞、厭食、記憶力減退、頭痛腦脹等疾病。尤其是兒童對電腦的迷戀,使兒童的情緒急躁,性格孤僻自私,影響了兒童的正常發育。
還有,在去年非典時期,大家的消毒意識增強了,有的人使用紫外線來消毒。但是紫外線如果使用不當會傷害人的眼睛。有關專家說,過度的紫外線照射會對皮膚造成灼傷,長時期照射甚至可能引起皮膚癌的發生。
當前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電子產品,為了免受其害,我們應該掌握科學的方法,采取壹定的保護措施使身體避免受到傷害。
1.加強對健康知識的宣傳學習,增強防護意識。
2.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3.電器擺放位置適當。
4.兒童、孕婦和體弱多病的人群應嚴格控制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和距離。
5.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6.飲食方面,可多食用含有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豆類、螺旋藻類食物,食品合理搭配。(馮理達 海軍總醫院免疫中心主任醫師)
中國網 2004年3月10日
--------------------------------------------------------------------------
什麽是電磁輻射?
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向空中發射或泄漏的現象叫電磁輻射。過量的電磁輻射就造成了電磁汙染。
電磁汙染源
1995年5月8日閉幕的全國電磁輻射環境汙染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的五大系統汙染源調查的現狀:廣播電視發射設備***有0235臺,總功率120萬兆瓦;工科醫設備***15335臺,地球衛星3個;“大哥大”基站數近3萬個;空中蛛網壹樣的高壓輸變電線都在向外放射或泄漏著電磁波。我們生活在壹個巨大的“微波爐”中。
電磁輻射的危害: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調查顯示,電磁輻射對人體有五大影響:
1、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2、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3、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4、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組織發育、骨骼發育、視力下降;肝臟造血功能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視網膜脫落。
5、電磁輻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
--------------------------------------------------------------------------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2000年11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第五屆全國科學大會最新統計顯示,全國每年出生的兩千多萬新生兒中,接近120萬為缺陷兒,專家指出,導致嬰兒缺陷因素中,電磁輻射大危害最大。
電磁輻射是造成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1至3月為胚胎期,受到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陷或畸形。
4至5月胎兒形成期,受到電磁輻射可能引起智利不全,甚至造成癡呆。
6至10月為胎兒形成期,受電磁輻射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後體制弱,抵抗力差。
1999年5月8日閉幕的全國電磁輻射環境汙染源的現狀:廣播電視發射設備***10235臺,總功率130萬千瓦;工科醫療設備***15335臺,地球衛星3個,大哥大基站總數近萬個;空中蛛網壹樣的高壓輸變電線等都在向外發射泄漏電磁波。我們生活在壹個巨大的微波爐中。
近年來,國內外媒體對電磁輻射有害的報道壹直未斷: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專家認為病因是受到嚴重的電磁汙染;美國壹癌癥醫療基金會對壹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壹般人快24倍;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影響因素之壹。
電磁輻射導致流產畸胎
今天,涉及各行各業的電磁輻射已成為繼大氣汙染、水汙染和噪音汙染後的第四汙染,隨著社會經濟的加速發展,電磁輻射汙染在不斷加劇,如何減輕電磁輻射對人們特別是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已成為壹個重大的優生課題。
世界各國推進防止電磁輻射汙染工作的進程中,壹直把減少電磁輻射對孕婦和胎兒的危害放在首位。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有關電腦屏幕與工人健康問題的最新修正意見中進壹步指出,在電腦屏幕工作環境中有些因素可能影響妊娠結果。近年來,我國專家也在收集這方面的案例以提出相應的有效對策。如某著名醫院婦產科醫生在進行孕期跟蹤時發現,兩位婦女長期在電腦屏幕前工作,孕後因諸多原因仍未離開原工作,結果雙雙產下畸胎。上海市壹位工廠青年女工1993年轉崗後當上了壹名尋呼員,1998年3月懷孕,7月份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腹中胎兒已死。另外女尋呼員中月經不調、自然流產的比例也比較高。醫生和專家認為,這些情況可能都與長期受電磁輻射影響有直接關系,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懷孕早期的婦女,每周使用20個小時以上計算機,其流產率增加80%,同時也增加畸形胎兒的出生率。因此,孕前女性及懷孕早期還是盡可能遠離手機與電腦為好。專家提議,首先,應讓孕前女性及孕婦暫時離開電腦、電視等視屏崗位,有困難的,最好能在懷孕的頭三個月,既胎兒器官形成期暫離此類工作環境;仍在這壹工作崗位的,必須穿著特殊防護服裝。長期在電磁輻射環境下工作的孕婦即使順利產下嬰兒,但嬰兒的智力和體質也可能已受到損傷,並將產生難以彌補的後果。此外,家庭中是電磁輻射較為集中的場所,故新婚、孕前女性和孕婦在居室時要遠離微波爐、電視機和電腦等,必要時也可穿著專門用於屏蔽電磁輻射的特殊防護服。2、謹防電磁輻射傷害胎兒國內外大量的動物試驗和調查表明,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胎兒特別容易受其傷害。具體地說,1至3個月為胚胎期,受過強電磁輻射可能造成肢體缺損或畸形;4至5月為胎兒形成期,電磁輻射可能引起智能損壞,甚至造成癡呆;6至10個月為胎兒成長期,其主要後果則是免疫功能低下,出生後體質弱,抵抗力差。因此,對這壹新的汙染問題,如不予高度重視,可能會危及下壹代人的健康成長,對國家和家庭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
為此,專家們建議讓孕婦暫時離開電腦操作等視屏崗位。有困難的,最好在懷孕的頭3個月,既胎兒器官形成期暫調離,仍在這壹崗位工作的,必須穿著特殊保護服裝。在顯示屏幕前工作的未婚、新婚女性和孕婦,也應該堅持穿著防護服。家庭也是電磁輻射較為集中的場所,故建議新婚婦女和孕婦遠離微波爐、電視機和電腦等,必要時也可穿著屏蔽電磁輻射的防護服。為了幫助廣大孕婦有效防範電磁輻射,保證嬰兒安全誕生,孕美服飾有限公司從日本引進了高科技金屬纖維技術,成功研制出了柔軟、透氣、耐磨和舒適的時裝化防輻射內衣---孕美防輻射系列服裝。經中國計量科學研究測試,可吸收電磁輻射能量達99%以上,完全符合我國有關電磁輻射的防護標準,適合單位也適合家庭。
附:家用電器輻射量
音箱:20MG
電冰箱:20MG
電視機:20MG
空調:20MG
洗衣機:30MG
VCD:30MG
復印機:40MG
電腦:150MG
吸塵器:200MG
微波爐:200MG
手機:2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