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北邙山》賞析

《北邙山》賞析

北邙山  沈佺期

北邙山上列墳塋,

萬古千秋對洛城。

城中日夕歌鐘起,

山上惟聞松柏聲。

沈佺期詩鑒賞

這首《北邙山》表現的是人生短暫、榮華富貴不能長駐的傳統主題。但詩人能就此翻出新意,“詞顯意深,語近精遙”,具有攝人心魂的藝術魅力,堪稱初唐七言絕句之精華。

壹般登臨懷古之作,不外是感懷古今,寫景嘆時、瀟灑遊適之類。這首小詩取材寫境都很別致,於平常語中見功夫,令人回味無窮。

起句就題目“北邙山”敘述開來,墳墓鱗次櫛比,寒氣逼人。北邙山是以墳山著稱的,自東漢以來,這裏就是王侯公卿葬身之地。詩的第壹句就突出了這個特點。這壘壘的墳墓似乎沒有什麽美麗可贊之處。按壹般的寫法,要贊頌壹下王公的業績,描繪壹番牌坊碑宇的巍峨壯觀等。可詩人僅僅用了“列墳塋”三字敘述。而下句呢,卻陡轉至京城洛陽,用映襯的手法給陰森死寂的邙山添加了壹個繁華熱鬧的背景。經過這“萬古千秋對洛城”的鋪排點染,頓覺詩意盎然,發人深思:洛城、邙山千年萬代遙遙相望,這是兩個陰陽不通的世界,又是兩個相通的世界!今天長眠邙山的人,不正是昨天洛城尋歡作樂的人?而今天洛城正在尋歡作樂的人,明天不也正是長眠邙山的人。這生生死死無窮已,年年代代遞相續!這就是洛城與邙山的關系。詩人只用了兩句對比的詩便概括完了。

第三句“城中日夕歌鐘起”,是描寫洛陽的繁華熱鬧。歌鐘日夜響徹不停,從悠揚和鳴的鐘聲不難想象那急管繁弦、輕歌曼舞的盛況。詩人對洛城的上層社會生活是深為了解的。他是宮廷中的壹員,曾“恩私宦洛陽”,“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正因為詩人對這種醉生夢死的上層生活有較深刻的了解,所以面對那壘壘墳墓才發出了深沈的慨嘆:“山上唯聞松柏聲”!三、四兩句對比強烈,歷來被詩評家認為是頗有“余思”的佳句。

這首七言絕句,結構嚴謹,章法精巧,雖只四句二十八個字,卻寫得抑揚頓挫,余味無窮。詩人並未正面抒懷感慨,只以輕輕的筆觸勾勒出幾幅人們並不陌生的畫面。那些入畫的事物是人們熟視無睹、聽而不聞的邙山、洛城、墳塋、鐘聲、松柏聲。但這些有聲有色的畫面互相映襯對比,就產生了發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zhl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