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全套功夫茶具有哪些

全套功夫茶具有哪些

具體沖茶之法如下:

第壹: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壹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功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壹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壹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裏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而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壹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沖功夫茶的第壹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雲:“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雲:“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三沸。銚緣湧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壹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沖壺心(如用蓋甌,沖壹角,然後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沖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灑”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沖,目的在於滾水稍涼壹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第五:刮沫 沖水壹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壹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刮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壹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幹,即是茶熟;三是沖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功夫茶中的功夫要點。有壹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功夫茶後說,功夫茶的特點就是壹個“熱”字。從煮湯到沖***飲茶都離不開這壹個字,這可謂得其三味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註意,開水要直沖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壹位外國朋友,也是壹位茶迷,久聞功夫茶之名,不遠萬裏,千方百計,到了中國壹定要喝壹次功夫***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贊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功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耳恭聽杯的人,壹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裏去,這時,茶壺的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功夫,最後壹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壹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壹杯才灑壹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壹沖留壹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裏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功夫茶功夫茶

在電視劇中,喜歡功夫茶的角色常常是高深莫測的室外神人,如康熙王朝中的姚啟聖。

中國功夫茶操作規程有以下十壹程式,合稱為功夫茶十壹程式。

1、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壹番。

2、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沖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壹種紫砂淺盆。

3、裝茶 應備有茶匙、漏鬥,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4、潤茶 沸水沖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面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壹種較大的茶杯。

5、沖泡 再沖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壹泡茶。

6、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壹致。

7、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壹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壹個拳頭大小)。

8、運壺 在泡好第壹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周,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壹字排開,依次來回澆註,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註入杯中,切忌倒茶時壹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壹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壹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 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壹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雲:“盛來有佳色,咽罷余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余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須發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制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