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榜”在多國都備受爭議,這種現象對社會有什麽傷害?
狀元榜在很多國家都有爭議,基本上發達國家都不怎麽公布這個成績的直接排名,現在我國很多地方也是這樣的,個人覺得這個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學習好壞,這是個人的事情,沒必要讓所有人都清楚,這應該是壹個個人隱私化的問題。
前幾年的時候我們都聽過高考狀元,哪個省的都有,然後全國的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妳也經常聽說那些高考狀元他們本身受到各個重點大學的增強提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條件,甚至是連夜趕到他們家把她接走,然後把它隔離起來的這種各種各樣的例子都有,妳可能覺得聽著挺瘋狂的,但是現實生活中這些真的就是發生過的,只不過近些年來不讓宣傳高考狀元,近些日子更是教育部直接出臺,禁止出現各種違規爭搶生源的行為,才導致這種現象沒有以前那麽劇烈了。
學生成績好壞,這壹個是學生個人的事情,如果壹個社會過多地突出了狀元這樣的詞匯,那這個就有壹點功利化了,壹個特別功利化的社會,對於社會成長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古代為什麽很多考試最後變成了八股文,越來越規模化條理化,甚至說很多題型都是非常非常之老,套的要求非常之嚴格,就是因為那個考試的體系它是人們所關註的,人們憑借這個給官職,甚至決定壹個人的命運。
考試重要,這壹點毋庸置疑,個人覺得也好,沒有問題,每個人都應該重視考試,因為他是妳改變自身命運的壹次非常好的機會,壹次相對來說最順利的風險,最低的機會,錯過了高考,那以後妳再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是說不能做到,而是妳本身承擔的風險很高,妳不能用小概率事件來代替所有,就像有那麽壹個兩個沒有上學,但是自己創業最終仍然發展的不錯的,妳就說上學沒有用,這個沒有任何道理的呀。
在有選擇的時候好好學習,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但是社會不應該營造出壹個為學歷仕途的這樣環境,讓所有人都覺得考試考的分數越高才越有前途的,不好的生活就毫無希望了,那不對,因為高考狀元全國就那麽幾十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壹本級以上的學校,那那些普通的孩子怎麽辦?這不是給她們在制造焦慮嗎?這肯定是不利於大部分人步入社會之後正常的生活養成良好的心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