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交響樂團大男子主義的壁壘被這壹美女再次打破

交響樂團大男子主義的壁壘被這壹美女再次打破

人物

2020年4月6日,倫敦愛樂樂團 (LPO)宣布:

從2020年9月起,任命美國指揮家卡琳娜·卡內拉基斯Karina Canellakis為新任首席客座指揮。

古典音樂領域大男子主義的堡壘被再次攻破。

對於女性來說,最好的消息是女指揮家執棒樂團將不再是新聞。或者去掉女指揮家的頭銜壹概冠稱“指揮家”

過去因為意識形態和文化約束以及音樂人、評論人士和公眾的偏見,女性想要成為交響樂團的指揮家面臨很多困難,甚至女性在拿起指揮棒時不得不躲在鋼琴後或者樂池隱蔽處,老壹輩女指揮家正是利用歌劇院、舞會或者音樂節打開了這個缺口。

最早拿起指揮棒的兩位女性是埃塞爾·萊金斯卡,安東尼婭·布裏科。她們分別在1925年和1930年走上紐約愛樂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的指揮臺。

卡琳娜·卡內拉基斯Karina Canellakis介紹

卡琳娜·卡內拉基斯現任荷蘭廣播愛樂樂團首席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

她是當代最有活力,最激動人心的指揮家之壹。自然流暢,充滿女性的細膩和溫暖。

卡琳娜·卡內拉基斯1982年出生在紐約,現年38歲。美籍希臘裔人。

卡琳娜畢業於柯蒂斯音樂學院和茱莉亞學院,曾獲得著名的喬治·索爾蒂爵士指揮獎。擔任過達拉斯交響樂團的助理指揮。她原來是小有成就的小提琴家,後來成為指揮家。

2015年6月她擔任過歐洲室內樂團的首席指揮。

2016年獲得喬治·索爾蒂爵士指揮大獎。

2017年,卡琳娜與香港管弦樂團合作音樂會。

2019年指揮了BBC逍遙音樂季開幕演出,她是歷史上第壹位指揮逍遙音樂節“開場之夜”的女性指揮家。

今天就跑我們來盤點壹下活躍在國際著名交響樂團的其他女指揮家

1.鄭小英

鄭小瑛(1929-)福建永定人。是建國後第壹位女指揮家。她六歲學習鋼琴,十四歲登臺演出。先後指揮過中外大型歌劇《阿依古麗》、《護花神》、《夕鶴》、《茶花女》、《第壹百個新娘》及音樂會管弦樂作品。指揮風格熱情奔放,氣魄雄偉,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中國第壹位交響樂女指揮家.。

鄭小瑛曾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和《愛樂女》樂團的藝術總監。現被聘為我國第壹個由政府扶持,總監負責制的職業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的藝術總監、首席指揮,並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1981年獲文化部直屬文藝團體評比優秀指揮壹等獎,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1997年獲“全國老有所為”貢獻獎。英國劍橋(cambridge)國際傳記中心和多項國際名人錄都收錄了她的傳記。

2.米爾加·格拉濟尼特-圖拉

英國主要交響樂團——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將由立陶宛女指揮家米爾加·格拉濟尼特-圖拉(1986年出生在維爾紐斯)。

媒體稱她的指揮風格“自然”、“充滿活力和激情”。格拉濟尼特-圖拉是壹位優秀的指揮家,但她並不重復或者附和壹統天下的男性指揮家的風格,即“對力量的最明顯表達”。

格拉濟尼特-圖拉有自己的音樂風格,其基礎是與樂師的***鳴和通感。

她在接受CNBC電視臺采訪時說過,“指揮是建立在情感和溝通基礎之上的。我們壹起找到壹種演奏和解釋的方式。這種分享奇跡的感覺非常珍貴”。

這種清新風格同樣體現在其他女性指揮家身上。

3.朗德拉·德拉帕拉

澳大利亞昆士蘭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美墨混血指揮家阿朗德拉·德拉帕拉(1980年出生在紐約)。在她看來,秘訣在於女性對指揮有與生俱來的熟悉感,正如她在壹檔電視節目中說的那樣:“女人從小就是唱著、跳著、跑著、盡情抒發感情長大的”。德拉帕拉用身體表達語言,她的指揮風格讓巴黎樂團以及倫敦愛樂樂團等壹流樂團著迷。

4.張漢娜

韓國女指揮家張漢娜(1982年出生於水原)是從大提琴演奏家轉變而來

張漢娜(Han-na Chang,),朝鮮族,1982年12月23日出生於京畿道水原,韓國大提琴家和指揮家。她也是兩位大提琴巨匠麥斯基(Mischa Maisky),以及已故的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的得意門生。

5.斯佩蘭紮·斯卡普奇

2016年11月,斯卡普奇率團在著名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成為走進這個樂池的第壹位意大利女指揮家。斯卡普奇(1973年出生於羅馬)她認為,性別不是指揮行業的障礙。“如果指揮家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並且觀點清晰,樂團就會聽從於他,不管他是男是女”。

6.蘇珊娜·馬爾基

在芬蘭,蘇珊娜·馬爾基直到近50歲時,才成為赫爾辛基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但她在洛杉磯也擁有壹個職位,並且這不會約束她的進壹步發展。作為新音樂的專家,我曾經現場聆聽她指揮的壹場音樂會,裏面每壹首曲目都由她親自委約,這是壹種富有遠見的想象力。

7.張弦

張弦(1973年出生於丹東)曾擔任紐約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的指揮。

8.陳以琳

安特衛普交響樂團聘請了32歲來自香港的陳以琳,她是倫敦交響樂團舉行的指揮比賽的獲獎者,也是格拉斯哥(皇家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對於那些提及“女性力量”的不恰當的評論,她壹笑而過。音樂才是她高度關註的重點,

“我壹直牢記這樣的思考:‘他們是否真的享受它?’”

與這個階段的其他年輕指揮不同,她堅持與青年樂團合作。

9.西本智實

日本寶藏女指揮家西本智實掰彎無數樂迷!

西本智實不僅有著“日本最帥女指揮”稱號,還是日劇《交響情人夢》中男主角千秋真壹的原型。英朗帥氣的容貌以及不俗的實力讓西本智實收獲了壹大批樂迷,2年前首次來滬演出的票被壹搶而空,此次巡演也不例外。她說:“我很喜歡上海的樂迷,也常常收到中國樂迷的來信,看到漢字時我感到很親切。”

她總結的成功三要素是

“首先是天賦,其次是運氣,第三是意誌力。但論重要性,意誌力是排首位的,因為妳的意誌力最終主宰著妳的天賦。”

歡迎關註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