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我青春中那些逝去的記憶——致我最喜愛的漫畫作者

我青春中那些逝去的記憶——致我最喜愛的漫畫作者

文|陳瀛Neptune

剛步入2018年娛樂圈又有大動靜,像李小璐疑似出軌,蒼井空結婚之類的,以前看到這些就會像吃瓜群眾壹樣去圍觀,而現在慢慢地淡然了,新年的第壹篇文章我想寫壹個我喜愛的國內漫畫作者來紀念壹下我逝去的青春歲月。

這位漫畫作者的名字叫林瑩。

提到她的名字,可能很多不看漫畫的朋友都不熟悉。她的漫畫代表作是《梅蘭芳》。2008年在獲得梅葆玖全球唯壹授權後,漫畫家林瑩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梅蘭芳》系列漫畫的創作中,這部漫畫壹直在曾經郭敬明主編的《最漫畫》上連載,直到完結整整花了四年多的時間。

而我知道這位漫畫作者並喜歡上她的作品的時候卻是在2000年,那部讓我如癡如醉的連載作品名字叫《魔塵》。

《魔塵》這部作品算是林瑩最早的長篇漫畫連載了。林瑩從1994年開始自學漫畫,1997年在《卡通先鋒》上發表處女作《對不起》。其後陸續發表了短篇《希望》、《錢包》、《好事多磨》、《第五百顆幸運星》。《魔塵》是林瑩在1999年開始在雜誌《卡通王》上連載的作品。

她也是那時候開始走入公眾的視野的。林瑩最開始的畫風與日本的漫畫組合CLAMP十分相似,雖然也面臨過壹些爭議,不過在經過長期的連載後,她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她的漫畫作品劇情與畫面兼顧非常的精致。

我追林瑩的漫畫連載《魔塵》差不多遍及的我全部的中學歲月(我好像暴露年齡了…),那六年也是《卡通王》雜誌最輝煌的幾年,它的出版社是上海美術制片廠,那是曾經中國第壹部水墨動畫的制作廠,同時也見證了這幾十年來中國動漫的發展。

我還記得上中學的時候瘋狂地追這本雜誌的時候,為了每個月看到林瑩的《魔塵》,每次都會去報停問報停大媽,最後人家都認識我了。有時候我學校附近的報停沒有貨,我就會壹個人騎自行車到周邊的各個報停詢問,最遠的壹次是單程騎了三公裏。

三公裏就是往返六公裏,現在看來真的是壹點都不遠,不過我才上中學家人要求回家的時間很嚴格,再加上那時候我是騎自行車上下學,所以已經是保證按時回家可以騎的最遠距離了。我還記得有幾次我是在暴曬的烈日下去找這本雜誌的。

這些都是屬於我的青春記憶。曾經《魔塵》前部分連載結束在2002年出了單行本,我毫不猶豫的拿出了自己的100元零花錢到出版社郵購了壹套,當年收到書的喜悅我現在還記憶猶新,這套書至今還保留在我的書架上。

遺憾的是,這些年來我搬過幾次家,追了六年的《卡通王》雜誌很多都已經轉手賣掉了,我只保留了壹些漫畫單行本,比如林瑩的《銃月》。再後來就是中國漫畫比較黑暗的幾年,由於出版社長期拖欠稿費,當時大批的漫畫作者紛紛選擇了離開,最後《卡通王》也宣布停刊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經典徹底的結束了。

2006年《魔塵》的連載也永遠定格在了最後壹章《迫近》,這壹章的內容只刊登了第壹回,後續也就不了了之了。接下來的幾年林瑩和很多當年在《卡通王》上連載的作者都去了郭敬明主編的《最漫畫》,當年《最小說》和《最漫畫》可以說是國內年輕人中最火的雜誌了。

在離開《卡通王》後的兩三年,林瑩參與了商業漫畫《鬼吹燈》,盡管題材火爆,但市場反響非常壹般,即便如此我還是收藏了這些單行本。林瑩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從2008年重新開啟直到她職業巔峰,那就是漫畫《梅蘭芳》。

漫畫《梅蘭芳》在連載以後我已經開始上大學了,可能由於成年了對這些漫畫也就沒有了當年的狂熱,我沒有再像當年壹樣購買雜誌來壹期壹期地追連載了,盡管我依然非常喜歡林瑩的漫畫,也都是等到出單行本了以後再購買。

我差不多在大學畢業以後的幾年把漫畫《梅蘭芳》集齊的,梅蘭芳的畫面和林瑩早期的連載相比確實是精致了不少,很多畫面給人的感覺都是韻味十足,據說作者在創作的時候也是花了不少的功夫來研究。

梅蘭芳作為京劇藝術乃至戲曲藝術的傑出代表,他的生平充滿了傳奇色彩。林瑩的漫畫把梅蘭芳那如同畫卷般瑰麗的人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梅蘭芳的每壹個表情、眼神、還有動作在她的筆下都好似活過來了壹般。

林瑩憑借漫畫《梅蘭芳》在2011年上了央視10臺的《人物》節目,我同時也看了很多國內主流媒體對林瑩關於其創作的漫畫《梅蘭芳》的訪問。林瑩坦言其創作的過程並不輕松,每壹個細節都是花費了巨大精力去考證、臨摹、領悟出的。

漫畫《梅蘭芳》可以說是林瑩最經典的創作了,但隨後林瑩的事業似乎陷入了低谷,因為中國的漫畫並沒有像美國、日本那樣形成壹個全面發展的產業鏈,漫畫家也還沒有被歸入藝術家的行列。

後來林瑩也與其它漫畫作者策劃了壹些連載,比如《東方喵汪伏魔錄》等。不過本人由於那時候在國外讀研究生課業繁忙,沒有特別關註這部作品。但隨著《最漫畫》在2015年底停刊,林瑩和很多與其簽約漫畫家壹樣開始自謀出路。

在中國漫畫家的日子似乎都不那麽容易,林瑩也在微博上坦言自己這些年來艱辛的歷程。目前林瑩在2016年底自己創立了壹家坐落於上海的文化傳播公司,開始了新的漫畫連載《絕地天通》系列,期間也簽約了壹批專業的漫畫家壹起創作這個故事。

盡管我已經工作幾年也不怎麽看漫畫了,只能偶爾去圍觀壹下作品或者替自己喜歡的作者轉發宣傳,林瑩仍然是我最喜歡的國內漫畫作者。去年底林瑩在微博宣布要重新啟動《魔塵》的連載,這對我們這些老粉絲來說還是相當驚喜的。

我非常希望自己從小追的這部漫畫能有壹個圓滿的結局,我也知道即使《魔塵》重啟,我的青春也已經壹去不復返了。其實在我的記憶裏不光是林瑩,還有壹大批國內非常優秀的漫畫家,我希望他們也能夠和那些著名的藝術家壹樣不會被時代所遺忘。

*PS.部分資料和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及林瑩本人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