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作文800字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作文800字

我們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資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會進入了商品社會,孩子不可避免地要與金錢打交道。對每個家庭來說,如何幫助孩子協調欲望和資源之間的關系,培養壹個經濟上有責任感的孩子,是壹個新的課題。我認為從小對孩子進行金錢觀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金錢是我們生活中的壹個重要部分,是孩子認識社會如何運轉的壹個重要方面。如何從簡單易懂的方式教育孩子呢。有壹個幼兒園老師在帶著孩子參觀新的幼兒園,介紹財務室--叫做阿裏巴巴山洞--時說,這是爸爸媽媽來給小朋友交學費的地方,爸爸媽媽把錢交給幼兒園,然後幼兒園拿來交房租,給老師發工資,買玩具紙筆,買食品水果。另外,平時,爸爸媽媽也應該讓孩子知道,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樹上長出來的,而是工作換來的。這樣,孩子也逐漸明白了工作的價值。過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錢方面的問題時,經常難以啟齒,或者顧左右而言他。其實,孩子是有足夠的理解力的,他們也有權利了解社會運轉的這壹機制,只要我們成年人坦然地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給他們聽。孩子經常遇到的金錢方面的問題,往往和購買欲望有關。孩子剛會走路時,可能就會指著東西要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瑯滿目。我們大人經常采取的對策是:"哎呀,媽媽沒帶錢呀。"時間長了,孩子也變聰明了,說:"妳不是有卡嗎?"或者,他自己說服小店主,賒壹個玩具回家來了!於是,買還是不買,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間無休止爭論的焦點,也出現商場裏令無數父母頭痛的對峙場面。有的父母覺得,我們小的時候那麽苦,想要什麽都沒有,現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個玩具,那能有多少錢,還有什麽可猶豫的。何況,這些玩具對孩子成長也有好處呀。可是,我們不應該忘記,再豐富的資源,有窮盡的時候。孩子正是從小時候買玩具開始,學會如何對待欲望,需要和資源的合理分配的。無窮盡地索取的孩子,任何願望都立刻得到滿足的孩子,長大了難以勝任大事,也難以從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樂,產生幸福感。有壹個孩子家長講了壹件這樣的事。他在美國的時候,和壹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觸,他感觸很深。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國打工的經歷。家裏絕不是缺乏資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掙零花錢。他曾與壹位香港社會學家探討此事,到底這是壹個家族的偶然興起,還是有意為之。這個社會學家說,這是家族培養接班人精心設計的戰略。看到這些富家子弟打車專挑面的而避開夏利,在路邊攤上買日用品和禮物,假期在公司裏從底層做起去認真地實習,文本非常欽佩他們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遠慮。從小明白工作的價值和工作能帶來的滿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樹蔭下乘涼,這不僅有利於家族事業的延續,對孩子將來能幸福而有價值地過壹生,也至關重要。美國有不少兒童財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議從孩子3,4歲就開始讓他自己管理壹點零花錢。有的人主張,孩子每周完成壹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個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後,大人可以給孩子固定數額的錢,比如三歲給三塊錢,四歲給四塊錢。也有的人主張,只要孩子沒有大的失誤,可以直接領取壹定數額的零花錢。具體采用哪種方案,各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但基本原則是,首先,孩子不應該馬上掌握數額太高的錢,比如,爺爺奶奶給的幾百元壓歲錢可以用孩子的名義存到銀行裏,將來上大學用。其次,大人應該幫助孩子學習延遲滿足,鼓勵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錢積攢起來,幾周以後買個大點的玩具。讓孩子自己管理壹點零花錢,首先可以教會孩子合理分配資源。壹個家長介紹了壹個有效的方式。她說,我的孩子在我給他買冰淇淋的時候,每次都要買最貴的那種。後來,他有零花錢了,自己負責冰淇淋供應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買便宜壹點的那種,他可以多享受幾次。出去旅行的時候給孩子壹點錢自己買東西,他很快就發現了不同地方的物價差異,甚至弄清了匯率。讓孩子自己管理壹點錢,也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從小會利用資源,追求人生目的。我們過去的文化傳統更強調教育上的指導能力,卻忽略了個人的能動性。給孩子壹點資源讓他在壹定範圍內支配,能夠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動性。比如,我不給孩子買槍和壹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他知道媽媽不大喜歡這些東西,可是如果他克制自己買冰淇淋的欲望,經過壹段時間,他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當然有克制不住的時候,有買來垃圾、轉眼就後悔的時候,但這是他的決定,他自己負責。作為父母,我們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規定,比如不能吃飯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險性,媽媽可以有否決權,但孩子畢竟有了壹個實現自己願望的途徑。給孩子零花錢之後,最常出現的壹個問題就是,孩子突然變得"惟利是圖",掉到錢眼兒裏了!媽媽口袋裏掉出的壹塊錢,他硬是要歸為己有;買塊糖,幾毛錢的事,她猶猶豫豫,拿起來又放下,讓老爹老媽於心不忍,覺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妳讓他幫忙倒杯水,他要收費兩元,妳請他拿雙拖鞋,他也要討價還價壹番。不少原來打算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錢觀其實,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因為,他剛接觸了金錢的壹方面,還沒有學習其他的方面。而這些問題的出現,正是幫助孩子了解金錢的其他方面的好時機。別人的錢不能歸為己有,因為丟了錢的人會著急的。外面揀的交給警察,家裏揀的交給父母。家裏的人互相幫忙是愛的表示,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壹點壹滴地告訴給孩子。我們小時候比較缺乏金錢觀的教育,因此遇到這些問題沒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懷疑自己哪裏出了問題。其實這正是教育的過程。讓孩子了解錢能做什麽,僅僅是金錢觀教育的壹部分,還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應該了解金錢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觸金錢之初,有時候會非常天真地給所有東西"標價",這時我們正好可以告訴孩子,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比如妳是爸爸媽媽的寶貝,是多少錢也不換的。外婆留給媽媽的小盒子,別人可能覺得很不值錢,但對媽媽來說,也是多少錢都不換的,因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媽媽小時候和外婆度過的日子。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有的時候,我們會為了壹些更珍貴的東西去放棄金錢。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會掙更多的錢,可是爸爸愛我們,想和我們壹起度假,我們的假期因為爸爸的參與而更快樂,這時候我們家在壹起的快樂時光就比金錢更重要。有些東西與金錢的多少沒有直接對應的關系,比如健康和快樂的心情。給孩子零用錢要做到八不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裏,會感覺到周圍財富的多寡不均。記得幾年前,有壹次搖籃網論壇裏,有壹個家長提問,說自己家遠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覺心理不平衡。大家覺得難答。有壹個教育專家就回答說,除了全球首富,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會在經濟條件上比某些人差,這是無可回避的事實。首先我們成年人對此要看得透,要處之泰然。其次,要告訴孩子別人的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自己的努力、別人的幫助,當然也有機會的原因。讓孩子學習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親人的成功鼓勵孩子將來去努力和效仿。同時,還有很重要的壹點,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家的特點,哪怕只是很小的特點,但有別於他人,讓孩子以此為榮,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風和傳統,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問題,我覺得絕不僅僅是壹個大人省錢的問題,而是壹個培養磨練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認識世界的重要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逐步認識到,金錢不是評判他人的唯壹標準。除了金錢,還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長等等很多標準。孩子常常天真地進行比較,妳家的車是什麽牌子,我家的車是什麽牌子,這不是洪水猛獸,這是孩子正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圍的成年人如何去進行解釋。妳簡單地說,他們家有錢,所以他們家的車貴,那麽給孩子的是壹種引導;妳給孩子說明性能、外型、節能、方便、車主對車的依戀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慮,這時候孩子接觸到的價值觀就更多元,金錢就不會成為唯壹的標準。在今天的世界裏,要讓孩子有健康的金錢觀,周圍成年人的心態和引導方法非常重要。有壹個家長說,他有壹個做法,就是常帶孩子去比較好壹點的餐館,但是點非常簡單的菜。有人以為他是讓孩子"提高品位",其實不對,他為的是鍛煉定力。他常和孩子說:"要能夠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壹個窮人。"大千世界,能夠坦然地對待財富方面的差距,同時用多元的標準去評價他人,對孩子將來健康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國外不少關於富裕家庭育兒的書籍也反復強調富裕家庭尤其應該教子弟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向大家推薦壹本,剛有了中文譯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講了這個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衣食無憂,不需要為生存努力,長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動力,也需要從生存之外的事業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美國不少"貴族學校"是各種社會公益組織的中堅力量,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參加和平隊等誌願者組織,認識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與其他階層的交往中得到鍛煉,同時從為他人服務當中尋找自己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父母也籍著孩子的興趣而成為各種公益組織的捐款人,使財富在社會中良性流動,各盡所能地解決壹些社會問題,達到更長時期的社會穩定。財富的積聚只是壹個方面,而財富的使用更是壹門學問。我們國家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這些論題也會迅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的。對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