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找壹些初三化學關於溶質質量分數的練習題
第九單元 溶液同步練習壹、選擇題 1.提純含有少量泥沙的粗鹽,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 過濾、蒸發、結晶、溶解 B 溶解、蒸發、過濾、結晶 C 溶解、蒸發、結晶、過濾 D 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海水壹經降溫,就會有大量食鹽晶體析出 B 加熱蒸發硝酸鉀溶液,開始時就會有大量硝酸鉀晶體析出 C 硝酸鉀的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硝酸鉀 D 將析出硝酸鉀晶體後的溶液再冷卻,仍然有硝酸鉀晶體析出 3.粗鹽提純實驗必須使用的壹組儀器是( ) A 燒杯、玻璃棒、漏鬥、蒸發皿、酒精燈B 量筒、燒杯、試管夾、蒸發皿、鐵架臺 C 漏鬥、玻璃棒、鑷子、蒸發皿、鐵架臺 D 試管、量筒、藥匙、玻璃棒、酒精燈 4.20℃時,有二杯飽和的A溶液:甲杯盛100g,乙杯盛150 g,在下列條件下,兩杯溶液中析出晶體質量相同的是( ) A 兩杯溶液都降溫至10℃ B 同溫下,甲杯蒸發掉10 g水,乙杯蒸發掉60 g水 C 甲杯加25 g A溶液,乙杯減少25 g A溶液 D 同溫下,兩杯都蒸發掉30 g水 5.把t℃時的硫酸銅飽和溶液冷卻到室溫時,觀察到的現象是( ) A 溶液變為無色 B 有白色沈澱析出 C 有藍色晶體析出 D 無變化 6.25℃時50 g水中最多溶解5 g X物質,60℃時10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 Y物質,則X和Y的溶解度相比( ) A X>Y B X<Y C X=Y D 無法比較 7.t℃時某溶液200 g,蒸發掉20 g水後,析出8 g晶體,又蒸發20 g水後析出晶體12克,則t℃時某物質的溶解度為( ) A 40 g B 50 g C 60 g D 100 g 8.分離下列混合物,按溶解、過濾、蒸發的順序進行操作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鈉、硝酸鈉 C.銅粉、鐵粉 D.實驗室制氧氣完全反應後的剩余物 9.從氯酸鉀制取氧氣剩下的殘渣中回收氯化鉀和二氧化錳,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應該是( ) A.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B.過濾、蒸發、結晶、溶解 C.溶解、蒸發、過濾、結晶 D.溶解、蒸發、結晶、過濾 10.t℃時,將兩份質量分數相同的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其中壹份蒸發去20 g水(溫度不變),另壹份加入7 g A物質,都能使其成為飽和溶液,則t℃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 ) A.7 g B.14 g C.35 g D.70 g 11.20℃時 的飽和溶液兩份,甲為100 g,乙為150 g,溫度不變,將甲蒸去10 g水析出晶體m g,乙蒸發去20 g水析出晶體n g,則m和n的數值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 A.n=2m B.m=n C.m=2n D.無法確定 12.下列過濾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層濾紙處 B.濾紙邊緣應低於漏鬥邊緣,多余部分要剪去,並用水潤濕貼緊,不留氣泡 C.過濾時將液體沿玻璃棒註入過濾器,並使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D.漏鬥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13.蒸發時,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開始析出晶體後,要用玻璃棒攪拌液體 B.向蒸發皿中註入液體量不超過其容積的2/3 C.等液體完全蒸幹,才停止加熱 D.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 14.在“粗鹽提純”中,將粗鹽加水溶解,除去不溶性雜質的方法是( ) A.蒸發 B.過濾 C.結晶 D.加熱 15.根據下列各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能通過壹次結晶,便可將x,y兩種物質基本分離的是( ) 二、填空題 1.把食鹽水放在敞口容器裏,讓水分慢慢蒸發,溶液首先達到_____,繼續蒸發就會有_____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的固體物質,壹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得到固體。 2.多數物質熱的飽和溶液降溫後,就會有_____析出,對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大的固體物質,欲獲得晶體壹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 3.某溶液析出晶體的母液,當溫度不變時是_____溶液(飽和或不飽和)。 4.過濾裝置中,濾紙應_____漏鬥內壁,濾紙的邊緣應比漏鬥口_____,漏鬥下端的管口_____燒杯內壁,傾倒液體時用_____將液體引入過濾器,過濾器裏的液面要_____濾紙過緣。 5.除去銅粉中混有的少量鐵粉的方法是先入_____,反應完全後進行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6.從混有少量泥砂的食鹽中提取氯化鈉的主要操作步驟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實驗中使用次數最多的儀器是:_______。 7.溫度為t℃的硝酸鉀溶液,恒溫蒸發出A g水時,析出晶體a g;再恒溫蒸發出A g水時,又析出晶體b g(a≠b),回答下列問題: (1)析出晶體的質量關系是a_______b(填“>”或“<”=) (2)t℃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_______ g。 8.t℃時,某硝酸鉀溶液100 g,恒溫蒸發掉10 g水,析出了2 g晶體,再恒溫蒸發掉10 g水,又析出了4 g晶體,則在t℃時,原來100 g溶液是_______(飽和、不飽和)溶液,硝酸鉀在t℃時的溶解度為_______ g。 9.在蒸發液體時,應把液體倒入_______裏進行加熱,在加熱過程中要用玻璃棒_______,防止_______。三、實驗題 實驗室裏用結晶法分離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混合物,以得到純度較高的氯化鈉和硝酸鉀。 (1)實驗步驟分為五步:①過濾 ②第二次過濾 ③降溫使晶體析出 ④加熱蒸發溶劑至有部分晶體析出 ⑤加熱溶解。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寫編號)_______。 (2)第壹次過濾應在什麽溫度下進行?_______。所得晶體是_______, 第二次過濾在_______溫度下進行,所得晶體是_______。 (3)寫出下列實驗操作中所需儀器的名稱:過濾_______;蒸發溶劑_______;加熱溶解_______。四、計算題1.30℃時氯酸鉀的溶解度是10g,把44g30℃時的氯酸鉀飽和溶液蒸幹,可以制得多少g氯酸鉀?2.在50℃時,把6g氯化銨放入10g水中,所得溶液是否飽和?溶液的總質量是多少?(已知50℃時氯化銨的溶解度是50g)3.105 g 60℃時的飽和溶液冷卻到20℃時,可析出晶體多少克?(20℃時的溶解度為31.6克,60℃時為110 g)4.90℃時氯化銨飽和溶液340 g,試計算: (1)蒸發掉80 g水後,溫度降至90℃,析出多少晶體? (2)把蒸發掉80 g水後的氯化銨飽和溶液降溫至40℃時,又析出多少克晶體?(3)蒸發及降溫***析出多少克晶體?5.將42 g 60℃時的飽和溶液冷卻到30℃,求可析出多少克晶體?(已知:在30℃時溶解度為50 g,60℃時為110 g)6.將20℃時,250 g飽和溶液加鹽至80℃時,需加入多少克才可使溶液重新飽和?(已知20℃的溶解度為11.1 g,80℃為21.4 g)7.將240 g 18℃時的飽和溶液冷卻到0℃時,析出75.3 g晶體,已知在0℃時的溶解度是115 g,求在18℃時的溶解度。8.把30℃時的飽和溶液442 g,加熱到80℃(並保持此溫度)再加入100 g,計算此時溶液是否飽和,若不飽和需再加入多少克才能飽和?(已知:30℃時的溶解度為10.5 g,80℃時為38.5 g)五、創新題 1.A、B兩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燒相當於中盛有A、B兩種物質80℃的混合液,且燒杯中尚有少量A、B固體,若將混合液冷卻到30℃,變化情況是( ) A.溶液中A減少 B.溶液中B增多 C.溶液中B減少 D.溶液中A、B都減少 2.如下圖是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當B中含有少量A時,可以用_______法提純 A.過濾 B.蒸發結晶 C.結晶 D.蒸發溶劑 3.t℃時,將100 g和50 g飽和食鹽水各蒸發掉10 g水,降溫至t℃,分別析出a g和b g食鹽,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b B.a=b C.a>b D.無法確定 4.在過濾和蒸發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燒杯 B.蒸發皿 C.漏鬥 D.玻璃棒 5.有3 g白色粉末,完全溶於10 g熱水中,冷卻至室溫時析出2 g粉末,將這2 g粉末再溶於10 g熱水中,冷卻至室溫析出1.5 g粉末,據此可知原粉末是( ) A.混合物 B.純凈物 C.某壹種鹽 D.不能確定 6.在t℃時,100 g水中加入m克碳酸鈉或加入n g 均可以使溶液達到飽和,則m和n關系正確的是( )A. B. C. D. 7.由混有少量食鹽的硝酸鉀晶體,提取較純的硝酸鉀,可供選擇的實驗步驟和結論有:①在較高的溫度下制成該晶體的飽和溶液;②在較低溫度下制取該晶體的飽和溶液;③升高溶液溫度;④降溫至有較多量晶體析出;⑤過濾,得到的晶體即是較純的硝酸鉀;⑥過濾,硝酸鉀存在於母液中,正確的操作步驟和結論是( ) A.①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