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發條的玩具為什麽會動
發條玩具的使用原理和時鐘十分相似,只要用力上緊玩具內的發條,發條玩具就會動起來,是控制玩具中的壹種,是以發條為動力裝置的機動玩具的總稱,方便節約,無需電池,集觀賞和娛樂性為壹體。
發條玩具根據外力做功方式可分兩種。
(1)上發條玩具:外形以動物和車輛居多。
把專用扳手(俗稱鑰匙)插入發條孔內擰緊發條後,玩具即可動作。
(2)拉發條玩具:外形以車輛為主。
將玩具緊壓地面,同時往後拉動,使後輪轉動而把發條上緊,松手後,車輛就向前行駛。
擴展資料:
發條玩具來源
18世紀,歐洲的壹些鐘表制造商把鐘表外形設計成各種形象,並使機芯帶動某些附件,使鐘表除了走時外,還可以做出壹些有趣的動作。例如,貓頭鷹掛鐘上的貓頭鷹眼睛能不斷睜閉,並定時發出鳴叫聲,城堡式座鐘上城堡窗口內有各種人物,能表演各種動作,這些都引發了發條玩具的生產。
歐洲較早流行的發條玩具是八音盒,它的機芯中有壹組長短不壹的鋼片和壹個帶有凸柱的滾筒,發條驅使滾筒旋轉,使凸柱依次撥動鋼片而奏出音樂,將凸柱的排列按壹定規則設計,便能奏出各種流行名曲。
19世紀,在歐洲的影響下,中國開始生產發條玩具,主要供清皇室成員玩樂。
20世紀20年代,上海康元制罐廠開始生產發條玩具,最早生產的品種是“小雞吃米”,又稱“跳雞”,它的外殼用薄鐵皮經印刷後沖壓而成,上足發條後,小雞跳躍,做出啄米的動作,類似的品種還有“跳蛙”、“跳雀”。
60年代,中國發條玩具生產有了發展。當時著名的產品有“小熊拍照”,靠發條驅動,小熊能時左時右地旋轉,片刻後又會停下來,舉起帶閃光燈的照相機拍照,同時閃光燈閃亮。它是當時發條玩具的優秀作品。
百度百科-發條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