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三位壹體戰略核打擊力量指的是那三個啊?
所謂核力量的三位壹體就是所謂的三位壹體必須是同時具有從海洋、陸地和空中投送戰略核武器的能力。具備三位壹體的國家只有中國、俄羅斯和美國。
中國和印度為極接近具有核三位壹體能力的國家,中國擁有東風-31/31A/31AG洲際彈道導彈、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及094/094A型戰略核潛艇、轟6K轟炸機分別具有核武器投送能力,轟6仿自前蘇聯圖-16戰略轟炸機,本來只能空投核彈。
2010年代航程曾報道為8000公裏後報道為9000公裏的轟-6K攜帶長劍-10導彈具有了很遠的空射導彈能力,有美國消息認為長劍-10可以攜核彈頭又有觀點認為這種說法過分渲染了其威力,稱美空軍熱炒中國長劍-20只是要經費的騙錢花招,“任何載荷千磅的導彈都有核彈能力”。
印度已有烈火-5導彈和幻影2000、蘇-30MKI、米格-29、美洲豹攻擊機和光輝戰鬥機有核彈空投能力,圖-22m3(逆火)、蘇-30有攜帶核彈頭布拉莫斯能力(伊爾-28和圖-142也有潛力可以改裝此種導彈)將通過K-15海洋導彈和殲敵者號入役獲得三位壹體。
法國在冷戰時期也成功發展出三位壹體的核打擊能力,但在1996年撤除所有地基彈道導彈後,放棄了三位壹體的能力。
擴展資料
“冷戰”期間,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核武器足以讓對方毀滅數十次,因此不得不保持“恐怖平衡”。不少人有壹個認識誤區,認為核裁軍導致了核武器數量的削減,核恐懼以前沒有導致核戰爭,以後也不會導致核戰爭。
印度壹位學者研究認為,在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面對美國和蘇聯兩個核大國數次核威脅。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不但向總統提出把戰火燒到中國東北,而且提出要使用原子彈。
英國不只壹次計劃用核武器攻擊中國。英國戰略核力量在世界範圍內的秘密部署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初,並且壹直到1998年才停止在海外部署核武器,部署的範圍遍及歐洲、美洲、澳洲和亞洲,其中最為驚人的是,英軍曾制定了對中國實施核打擊的絕密計劃,1963年11月,開始在新加坡進行針對中國的原子彈投擲訓練。
我們老老實實過自己吃糠咽菜的窮日子,沒招誰沒惹誰,真是人在家中坐,禍自天上來。英國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核武器部署的理由,是準備對付東盟與中國之間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有限戰爭,也是不讓美染指英國“傳統的勢力範圍”。
英國首相麥克米倫此時的想法是美國人的勢力控制了朝鮮半島、臺灣和印度支那半島,那麽東南亞這壹片決不能再落入美國人手中!向東南亞地區部署核武器是“最沒有風險”便可達到控制該地區的壹個辦法。
更讓人震驚的是,英國轟炸機的攻擊目標還包括緬甸,因為英國軍方異想天開地認為,壹旦中國與東盟開戰,那麽中國軍隊肯定要向緬甸挺進,所以原子彈打擊的範圍包括緬甸境內的目標。英軍在新加坡丁加機場低空核轟炸演習,壹直持續到1970年。
2006年6月30日,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了壹批1957年—1961年間的絕密檔案,從而揭開了壹個驚天秘密,英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防止中國收回香港,曾計劃對中國進行核打擊,並且在新加坡部署核轟炸機,計劃秘密儲存48枚核彈。
為給保衛香港上“雙保險”,又唆使美軍參與對華核戰爭計劃,狼子野心,何其毒也。1966年,中國成功研制出原子彈,這場核戰爭鬧劇終於偃旗息鼓。
百度百科-三位壹體
百度百科-核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