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下長河》跟以往的歷史傳奇劇有什麽區別?
《天下長河》正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雙平臺熱播,隨著這部電視劇即將進入大結局階段,其觀眾口碑、衛視收視率和網絡播放情況,也出現了較為不錯的成績。
觀眾口碑方面,在部分影視劇打分平臺當中,《天下長河》已經拿下8.3分的成績。這壹成績,放在最近幾年的古裝歷史劇當中,都是佼佼者。
《天下長河》播出後瞬間爆火,和以往歷史劇有根本性區別,該劇僅僅以千古壹帝康熙四十年間的治河經歷為主線,講述陳潢、靳輔兩位治河能才傳奇的壹生。
而在劇情之後,又充滿著皇帝和索額圖,明珠之間的相互制約。看似平靜的劇情裏,到處是陰謀詭計,自私自利的奸臣。
對於這部電視劇,制作方還是挺用心的。比如開頭的中國風動態油畫,加上黃河風情號子;片尾曲以不羈的詩歌開篇,又以悲壯又豪邁地配樂收尾。
而劇情方面,除涉及河務略顯嚴肅之外,其余部分不失幽默,很是接地氣,通俗又活潑。
羅晉飾演的康熙絕對是實力派的完美體現。表面上波瀾不驚,平淡如雲,暗自裏早已對各種事情心知肚明,運籌帷幄。而他更具識人之才,知人善用。
陳潢經過科考卻不幸落榜,其驚絕的治河謀略卻獨具康熙賞識,繼而破格錄用。而他把康熙內心的深沈睿智,英明果斷展現得入木三分。
如果說明珠、索額圖和靳輔作為老壹代官場的代表,那麽徐乾學、高士奇和陳潢則代表了新壹代。
這三個壹同進京趕考,還結拜為兄弟的士子,雖然性格各異,但是也都算是人才,各顯神通。
色厲內荏,圓滑處世的徐乾學,繼明珠和索額圖之後,又壹個喜劇點。他因討好明珠不成,投靠索額圖,恭恭敬敬。初進翰林院,就炫耀自己的探花身份。當被調侃狀元遍地,瘋狂打臉後,即刻收斂,異常沮喪。面對康熙戰戰兢兢,自稱誰的人都不是。背地裏被索額圖壹番收拾完,又迅速變臉替他辦起了事。典型的兩面派,圓滑至極。或許他不是搞政治的能手,更適合做學問,所以後來去修了明史。
靳輔是純粹為了百姓,身家性命、清官名譽都可以不要;陳潢是純粹享受黃河帶來的挑戰,他說:“大禹、李冰、潘季馴,不管他們的是大官,還是帝王,沒人在乎。大家只記得他們的名字,跟這條河在壹起。我要做他們這樣的人。”
《天下長河》和《天下糧倉》等歷史劇壹樣,從某壹歷史事件切入,以小見大,再現歲月之風起雲湧,讓人們在作品中見眾生,見天地,見歷史,見人性。
《天下長河》中有許多鏡頭讓人看了拍案叫絕,例如陳潼和微服私訪的康熙初次見面的那段,明珠扔下壹個餅,但陳潼沒有撿起,“乞人不食嗟來之食”從天子口中說出,也是對陳潼人品的贊許。
劇中並沒有對他們的選擇加以評價。觀看他們致知的過程,其實也是觀眾自己致知的過程。陳潢在黃河邊問出的那句話,實際上值得每個人思考:“我要走哪條路,過完這壹生?”
魯迅說:“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天下長河》拭去籠罩在歷史劇身上混濁晦暗的色調,投射出壹抹河清海晏、光風霽月的亮色,挖掘與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品質,與“江山就是人民”的治國理念產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