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劉建忠的社會評價

劉建忠的社會評價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近幾年來,壹些國家級和省級媒體才開始陸陸續續關註著畫家劉建忠,他的名字慢慢地出現在《江西日報》、《文匯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以推介中國畫家為己任的《環球遊報》竟用了兩個連版的篇幅介紹了他的創作經歷和作品。

媒體的關註,是人們對他的作品越來越認同的必然結果。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不會說話,但仍然能吸引許多人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於樹下走出壹條小路出來。

劉建忠就像壹棵默默無聞的桃李樹,這棵桃李樹雖然遠離鬧市,身居僻壤,然而桃李的芳香無時無刻不宣示它的存在。1958年出生的劉建忠有著幾十年的山水畫創作經歷,所完成的畫作他都記不清有多少了,可保留在他手上的畫作不到十件。大量的作品就像樹上的桃李果實,被喜愛它們的人們采摘了。而劉建忠為此感受到了滿足與快樂。那情形如同壹名園丁,傾心澆灌出的滿園春色能引來壹批批觀賞者,那就是最大的認可。

劉建忠2010年才加入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在此之前,只不過是壹個民間畫師。他的作品能得到這麽多人的喜愛,不是源於他的名氣而是作品本身磁力。作品在源源不斷地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同時,卻給他制造出前行的巨大障礙。迄今為止,只有壹家電視媒體對他的創作經歷進行過介紹,僅有的這家電視媒體還是以拍攝他在西霞水庫邊養野鴨的畫面為主。更多的希望拍攝他山水畫創作的電視媒體因為他保留的畫作有限而被擋在了門外。人們只是偶爾在壹些紙質平面媒體上看到他的壹些有關報道,相比紙質媒體,電視媒體畫面的沖擊力和直觀性是不可比擬的。所以,劉建忠作品散落民間的同時也就是意味著他失去了讓人們通過電視畫面了解他的機會。

賦山水以靈魂

劉建忠,字“蒼石”,1958年出生,現為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環球遊報》、《江西日報》、江西電視臺、南昌電視臺等二十多家媒體專題報道過他的藝術經歷。

自幼喜愛繪畫的劉建忠1978年應征入伍廣州空軍部隊,他主要的任務是為司令部作戰指揮部制作作戰沙盤。這壹特殊的使命讓他有機會通過各種角度閱覽祖國的山山水水,也讓他與山水畫結下了不解之緣。退伍後,他被分配到江西省畫院工作,雖然他的工作是負責為畫家們裝裱字畫,但正是因為這樣的機會,他不僅可以向老壹輩藝術家學習,而且可以在他們的熱心指導下,開始了他的山上畫的創作。省畫院的書畫家們慢慢發現,這個初來咋到的退伍軍人不旦裝裱的字畫讓他們滿意,他創作的山上畫作品同樣讓他們稱奇。劉建忠來到畫院的第三年,就送了壹幅名為“雨霽圖”的山水畫作品參加省美展,並獲得了當屆美展的二等獎。曾任中國書協理事、江西省書協副主席的西冷印社社員許亦農正是看出了這名後學者的繪畫潛質,特為他篆刻了壹枚名章和三枚閑章,以鼓勵他在山水畫創作上不斷努力,取得成績。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山水畫創作之路上,壹直得到過山水畫名家漆伯麟先生的悉心指導。創作嚴謹的漆伯麟去野外寫生都要帶上劉建忠。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見證了這段師生的情誼。漆伯麟對劉建忠的創作潛力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在劉建忠的作品上曾經題跋:建忠學弟,學畫數十載,能得此作,實屬不易。後生可畏,前程不可限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