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生端方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道光年間,姑蘇渡的橋畔,有壹個書生正在渡河。書生姓許,二十歲,風度翩翩,很有才氣,舉止儒雅沒有戲言,有古代賢士的風範。三更時,看到岸邊火焰沖天,鑼聲人聲震得讓人心驚,知道是店鋪失火了。許生為他嘆息。剛剛擡頭看,看到窗中跳下壹名女子,肌膚潔白,身上沒有穿衣服,掉落在船頭,幾乎被女子嚇得掉在河中,許生正色道:“姑娘受驚了。”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書生,想要跳河。許生勸阻她說:“既然躲避了火,為何又投河呢?”於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體,拿著蠟燭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沒有看其他地方。火滅後,東方已經發白,女子的父親知道了拿著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謝許生,回去了。
自己翻的,也許有不對的地方,見諒啦!
2. 《李存審戒子》文言文(原文,翻譯,註釋)李存審戒子
原文:
(1)於寒微,常戒諸子曰:“爾父少提(2)壹劍去(3)鄉裏,四十年間,位及(4)將相。其間出(5)萬死獲壹生者非壹,破(6)骨出鏃(7)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8)藏之,曰:“爾曹(9)生於膏粱(10),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子孫皆(11)諾(12)。
翻譯:
李存審出生貧窮沒有地位,他曾經訓誡他的孩子們說:“妳們的父親年輕時只帶壹柄劍離開家鄉,四十年了,地位到達將相之高,那段時間裏逃脫死亡而獲得萬分之壹的生存機會並非只有壹次,被利箭射進骨頭又取出的情況上百次.”於是,把所取出的箭頭拿出給孩子們,吩咐他們貯藏起來,說:“妳們這壹輩出生於富貴,應該知道妳們的父親是這樣起家的。”孩子們都答應了。
註釋:
(1)出:出身(2)提:帶(3)去:離開(4)極:達到(5)出:脫離(6)破:剖(7)鏃:箭頭(8)命:命令(9)爾曹:妳們(10)膏粱:精美的食物,指富貴生活,比喻富貴人家(11)皆:都(12)諾:答應
望采納!
3. 《去私》這篇古文的原文及譯文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其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黃帝言曰:“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堯有子十人,不與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與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尉〕管理軍事的官 ,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譯文:
天不私覆,地不私載,日月不私照,四時不私行,天地、日月、四時施其德樣而萬物得以成長。黃帝說:話不能亂說,不能沈迷於美色,不能穿的太過華貴,不能太註重外表,不能吃的太好,不能住的太高調。”堯有十個兒子,不把君位傳給他的兒子而傳給舜;舜有九個兒子,不把王位傳給他的兒子而傳給禹;這是大公無私的了
晉平公問祁黃羊說:“南陽這個地方缺個縣令,誰適合擔任?”祁黃羊答道:“解狐適合(補這個缺)。”平公說:“解狐不是妳的仇人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仇人是(誰)。”平公(稱贊)說:“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稱贊(任命解狐)好。
過了壹些時候,平公又問祁黃羊說:“國家少個掌管軍事的官,誰擔任合適?”(祁黃羊)答道:“祁午合適。”平公說:“祁午不是妳的兒子嗎?”(祁黃羊)回答說:“您問(誰)適合,不是問我的兒子是(誰)。”平公(又稱贊)說:“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壹致)稱贊(任命祁午)好。
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祁黃羊的話,真好啊!(他)薦舉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薦舉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開自己的兒子,祁黃羊可以稱得上是大公無私了。”
4. 黠鼠賦原文及譯文黠鼠賦原文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聲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嚙也,而遽死也?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於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於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於壹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於處女,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為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不壹於汝而二於物,故壹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此不壹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余之作。
譯文
蘇子在晚上坐著,有壹只鼠正在咬東西。他拍床制止老鼠咬東西,聲音已經停止了,又發出老鼠咬物的聲音。他讓童子用燭火照床下,有壹個空的袋子。鼠咬物的聲音從袋子裏發出。童子說“啊!這只老鼠被關閉在裏面因而不能夠離開。”童子打開袋子看裏面,寂靜得好像什麽都沒有,童子拿起蠟燭尋找,袋子裏有壹只死老鼠。童子驚訝地說:“這剛剛還在咬東西,卻立刻死了?剛才是什麽聲音,難道那是鼠的鬼魂嗎?”童子把袋子翻過來倒出老鼠,老鼠壹落地就逃跑了,即使有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
蘇子感嘆說:“這只老鼠真狡猾,讓人奇怪!老鼠被關閉在袋子裏,袋子堅韌因而老鼠不能夠咬洞的。因此在咬 *** 的情況下裝作咬袋子,用聲音招引人。在沒有死的時候卻裝死,用裝死的外表求得逃脫。我聽說有生物,沒有比人智慧的了。人能馴服神龍刺殺蛟龍、捉取烏龜狩獵麒麟,役使萬物,統治他們,最後被壹只老鼠利役使。陷入這只老鼠的計謀中,我對老鼠從安靜的處女到逃跑的突變感到驚訝,這裏面人的智慧又體現在哪裏呢?”
之後就坐下來閉眼打盹,自己在心裏想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對他說:“妳只是多學而記住壹點知識,但還是離‘道’很遠。妳不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壹,卻將兩者區分開而遊於萬物之外,所以壹只老鼠發出叫聲就能令妳驚醒。人能夠在打破價值千金的碧玉時不動聲色,而在打破壹口鍋時失聲尖叫;人能夠與猛虎搏鬥,可見到蜜蜂和蠍子時不免變色,這是不將自身與自然萬物合壹的結果。這是妳早說過的話,忘記了嗎?”我俯下身子笑了,仰起身子又醒悟了。我於是命令童子拿著筆,記錄下了這篇文章。
5. 強項令文言文原文及翻譯強項令
作者:董宣
原文:
陳留董宣為洛陽令。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驂乘。宣於夏門亭侯之,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殺之。宣叩頭曰“願乞壹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將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捶,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父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壹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能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粟。
譯文:
光武帝召任董宣為洛陽令。當時湖陽公主的仆人白天殺了人,因為躲進公主府,官吏無 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時候,又叫這個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門亭等候,他見到公主的乘 車走過來,就勒住馬紐叫車停下來,用刀畫地不準再走,大聲責備公主的過錯,喝令仆人下車,當場殺死。
公主立即回宮向光武帝告狀。光武帝大怒,召見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頭說: “請讓我說壹句話再死!”光武帝說:“妳想說什麽?”董宜回答:“皇帝神聖明智,使漢家 天下得到復興,可是卻放縱奴仆殘害良民,這又怎能治理國家呢?我不須用杖打,請準我自殺!”隨即用頭撞柱子,流血滿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監拉住董宣,叫他給公主叩頭認錯。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叩頭,董宣用兩只手支在地上,始終不肯低頭。 公主對光武帝說:“ 文叔當老百姓的時候,保護逃亡的人,官吏不敢進門抓人。現在當了皇帝,還制服不了壹個 小地方官嗎?”光武帝笑著說:“做皇帝和當老百姓可是不二柞呵!”於是賜予董宣為“強項令”,賞錢三十萬,董宣把它全部分給了下邊官員。從此,他打擊豪強,那些豪強沒有不心驚膽戰的。京城裏稱他為“臥虎”,歌頌說:“桴鼓不鳴董少平。”親,采納喲麽麽噠
6. 古文翻譯: 書生許某,年方二九赴縣試舟淚姑蘇橋畔姑蘇渡的橋畔,有壹個姓徐的書生正在渡河。
二十九歲,風度翩翩,很有才氣,舉止儒雅沒有戲言,有古代賢士的風範。三更時,看到岸邊火焰沖天,鑼聲人聲震得讓人心驚,知道是店鋪失火了。
許生為他嘆息。剛剛擡頭看,看到窗中跳下壹名女子,肌膚潔白,身上沒有穿衣服,掉落在船頭,幾乎被女子嚇得掉在河中,許生正色道:“姑娘受驚了。”
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書生,想要跳河。許生勸阻她說:“既然躲避了火,為何又投河呢?”於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體,拿著蠟燭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沒有看其他地方。
火滅後,東方已經發白,女子的父親知道了拿著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謝許生,回去了。
7. 夏元吉 文言文閱讀原文翻譯夏原吉,字維哲,他的祖先是德興人。
他的父親夏時敏在湘陰做教諭官,於是在這裏安家。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兒,他努力學習,奉養母親。
因州縣地方官薦舉進入太學,後被選入宮中書寫皇帝的詔令。諸生中有的人大聲說笑,夏原吉端正地坐著很嚴肅。
明太祖暗中觀察認為他與眾不同,提拔他做戶部主事。明成祖即位,調任他任左侍郎。
浙西發大水,主管官員治水不見成效,永樂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夏原吉穿著布衣徒步行走,日夜治理謀劃,最熱的天氣不張傘蓋,他說:“百姓勞苦,我怎麽忍心獨自舒適呢。”
治水完畢,他回到京城。永樂七年,皇帝北巡,命令夏原吉兼代理皇帝所至之地的禮部、兵部、都察院政事。
有兩個禁衛軍官冒領月俸,皇帝要斬他們。夏原吉說:“這個不合法律,假如他們確實是盜竊,將施加什麽刑罰呢?”皇帝於是停止了斬他們的詔令。
明宣宗三年,隨從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裏的幹糧嘗了嘗,笑著說:“怎麽這麽難吃啊?”夏原吉回答說:“軍隊中還有挨餓的人呢。”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飯食賜給他,而且犒勞了將士。
夏原吉有宏大的氣量,人們不能測量它的邊際。同在朝班的官員有優點,他就采納接受;有的人有小過失,他壹定為他們掩蓋不張揚。
有壹次壹個官吏弄臟了他所穿的皇帝賜給的金織衣服,夏原吉說:“別害怕,臟汙可以洗掉。”又有壹次壹個官吏弄臟了精微的文書,磕頭請求死罪。
夏原吉不追問,自己入朝把過失歸在自己身上,皇帝命令換了文書。呂震曾排擠夏原吉。
呂震為他的兒子請求官職,夏原吉認為呂震在“靖難”時守城有功,為他向朝廷請求。平江伯陳 起初也厭惡夏原吉,夏原吉反而時常稱贊陳 有才能。
有的人問夏原吉:“氣量可以學嗎?”他說:“我年幼時,有人觸犯了我,我不曾發怒。開始在臉色忍耐,中間壹段時間在內心忍耐,時間長了就沒有什麽可忍耐的了。”
他曾經夜晚審閱記錄罪犯口供的文書,拍著桌子嘆息,筆要下落總是停止。妻子問他,他說:“這是年終執行死刑的奏章啊。”
有壹次他與同朝班裏的官員到別的地方飲酒,晚上回來時趕上下雪,經過宮門,有人想要不下馬。夏原吉說:“君子不能因要昏暗中使品行墮落。”
他謹慎如此。
8. 文言文《愚勇》原文及翻譯原文
齊之好勇者,其壹人東郭①,壹人居西郭,壹日, 卒②相遇於途。居東郭者曰:“姑③相飲乎!”壹人頷之。觴數行④,居西郭者曰:“姑求肉⑤乎?”壹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求肉為⑥?”於是具⑦染⑧,即抽刀割肉相啖⑨,至死而止。世有如此勇者,愚甚矣!
註釋:
1郭:城墻。這裏指城。
2卒然:突然。卒同“猝”,突然。
3姑:姑且。
4觴數行:輪流喝了好幾杯酒。觴,酒杯;行,遍數。
5求肉:找壹點肉吃。
6尚胡革求肉而為:為什麽還要另外買肉呢?
7具:準備。
8染:醬油。
9啖:吃。
10為:呢
譯文:
齊國有兩個自吹為勇敢的人,壹個住在東城(墻),壹個住在西城(墻),壹天兩人在路上突然相遇。住在城東的說:“難得見面,壹起喝酒吧。”城西的人點頭同意。輪流喝了好幾杯酒後,住在城西的說:“弄壹點肉來吃吃怎麽樣?”住在城東的說:“妳身上有肉,我身上有肉,還要另外買肉幹什麽?”於是拿出醬油作為調料,兩人便拔出刀來,互相割肉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世界上有這樣勇敢的人,太愚蠢了!
啟示:
匹夫之勇,不足為道,不要做無謂的犧牲,苦果自嘗
9. 良馬對 原文及翻譯(嶽飛打敗了曹成,平定了楊幺。宋高宗於紹興七年召見嶽飛。)
宋高宗從容地問:“妳是否得到良馬?” 嶽飛答復說:“我本來有兩匹良馬。它們每天要吃潔凈的小豆數鬥,要喝清澈的泉水壹斛。若不是幹凈良好的食料或飲料,它們寧可挨餓而不承受。裝上鞍甲,騎著它起跑,初時並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裏,才奔馳奮進。從中午跑到黃昏,還可以多跑兩百裏。此時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氣,也不出汗,展現壹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因為它們度量大卻不貪隨便之食,精力充沛卻不逞壹時之勇。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可是,不幸的是,它們在歷次戰役中已相繼死了。目前我所騎的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糧食只有數升,對食料從不挑剔,對飲用的水也不作選擇。馬鞍尚未套好,就要舉蹄奔跑。剛跑完百裏路,力氣就用完了,汗水也濕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樣。這是因為它度量小,所以攝取的實物雖少卻容易飽和,喜愛逞強但卻外強而中幹。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馬而已!”
宋高宗聽完嶽飛的壹番言論後道:“說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