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勒·托寧·施密特的個人生活
嫁得好:聯姻英國“官二代”,在曼德拉的追悼儀式上,除奧巴馬外,施密特的另壹個自拍對象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對此,卡梅倫事後解釋:“當壹個基諾克家族的成員向我發出拍照邀請,我只能禮貌地說‘好吧’。”原來,施密特的丈夫是英國聲名赫赫的前工黨領袖尼爾·基諾克的兒子斯蒂芬·基諾克。
施密特1966年出生於丹麥壹個富裕家庭,母親是經理,父親是經濟學教授。從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1992年,成績優異的施密特赴比利時歐洲學院深造。正是在比利時,她遇到了後來的丈夫基諾克。後者長得壹表人才,除了頭發有些謝頂的危險。
然而在2011年丹麥大選結果公布之前,這對並“不差錢”的夫婦居然陷入了“逃稅”風波。
基諾克之前聲稱自己常年住在瑞士達沃斯,每年在丹麥的時間不超過33周,因此他“非居民”的身份可以使他免去4萬英鎊的房屋按揭稅——夫妻倆在哥本哈根貸款購買了壹套價值50萬英鎊的房子。到2010年,施密特為了在房產證上加入丈夫的名字,又改口說基諾克“每個周末都在丹麥”。這前後矛盾的表述,差點讓施密特夢斷競選路。
壹波未平壹波又起,最近,丹麥媒體又開始紛紛“猜想”這對夫妻的婚姻生活,壹家報紙甚至懷疑基諾克的性取向,認為他可能是男同性戀!面對如此直接的質疑,施密特無奈地公開回應:“我只能說這不是真的。太荒唐了,聽到人們談論這個,我很不高興。” 壹張攝於曼德拉追悼大會現場的照片自10日發布以來激起爭議。當人們沈浸在緬懷曼德拉的肅穆氣氛中時,美國、英國和丹麥三國領導人面帶笑容,自拍合影,被媒體記者捕捉到這壹罕見瞬間。
照片中,美國總統奧巴馬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分居左右,向坐在中間的丹麥女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側身靠攏。奧巴馬與托寧—施密特壹起扶著手機,三人咧嘴而笑。坐在奧巴馬左側的美國“第壹夫人”米歇爾沒有加入合影。她雙手交叉,表情凝重,似乎緊盯悼念活動。
法新社10日發布這張照片,引發眾多媒體與網民對這3名領導人的議論。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伊恩·馬丁在博客中寫道:“這是怎麽回事?為什麽這些領導人要這麽做?在壹個悼念場合?”英國《衛報》在報道中說:“這3名領導人似乎忘記了那種場合的嚴肅性。”網民“傑弗裏·霍爾沃森”在壹家微博客網站留言:“追悼會和葬禮應該暫停壹下,讓人們自拍嗎?”
美聯社當天發布攝影師馬特·鄧納姆拍攝的另壹組照片,顯示奧巴馬與托寧—施密特交談甚歡。
第壹張照片中,奧巴馬與托寧—施密特對視大笑,奧巴馬的手似乎剛剛離開托寧—施密特的肩頭,後者手中還捏著印有悼詞和曼德拉照片的小冊子。奧巴馬左側的米歇爾側目斜視著兩名領導人,面無表情。坐在下排的另外3人低著頭,神色凝重。
第二張照片中,奧巴馬眉頭微蹙,湊在托寧—施密特耳邊說話,後者側頭傾聽,米歇爾目視前方,依然看不出表情。
澳大利亞新聞網發布另壹張未署名作者的照片,顯示米歇爾與奧巴馬調換座位,坐到丈夫與托寧—施密特中間。奧巴馬向前欠身,似乎註視著體育場內的悼念活動,托寧—施密特則低頭擺弄手機。 托寧·施密特出身富裕之家,性格開朗直率。她容貌出眾,打扮入時,愛用“古奇”等價格不菲的名牌包。
她愛好名牌,與丈夫及兩個女兒生活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最奢侈的社區。不過,她的這些生活方式頗受質疑。壹名社會民主黨同僚給她起了壹個綽號“古奇赫勒(Gucci helle)”。之所以叫她“古奇”,就是因為她常用價格不菲的名牌包。托寧-施密特回應道:“我們總不能看上去都那麽邋遢吧。” 為改變“物質美女”形象,托寧·施密特2011年競選前夕參加電視節目時特意把壹頭金發束起,化淡妝出鏡,放棄私家車代步,坐貨車到工廠看望工人。不過,她沒有放棄鐘愛的名牌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