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黑洞:科學家們獲得了壹個位於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

黑洞:科學家們獲得了壹個位於M87星系中心的黑洞的像

第壹張……

國家天文臺茍利軍研究員@Flyingspace :

這次的直接成像除了幫助我們直接確認了黑洞的存在,同時也通過模擬觀測數據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做出了驗證。在視界面望遠鏡的工作過程和後來的數據分析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所觀測到的黑洞陰影和相對論所預言的幾乎完全壹致,令人不禁再次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

愛因斯坦

另外壹個重要意義在於,科學家們可以通過黑洞陰影的尺寸限制中心黑洞的質量了。這次就對M87中心的黑洞質量做出了壹個獨立的測量。在此之前,精確測量黑洞質量的手段非常復雜。

受限於觀測分辨率和靈敏度等因素,目前的黑洞細節分析還不完善。未來隨著更多望遠鏡加入,我們期望看到黑洞周圍更多更豐富的細節,從而更深入地了解黑洞周圍的氣體運動、區分噴流的產生和集束機制,完善我們對於星系演化的認知與理解

左文文(上海天文臺):

如果要評選出2019年最有價值和最受期待的照片,那麽非下面這張照片莫屬。這是5500萬光年外的大質量星系M87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黑洞陰影照片,也是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它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從強引力場的角度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

圖1: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M87*)的圖像,上圖為2017年4月11日的圖像,圖中心的暗弱區域即為“黑洞陰影”,周圍的環狀不對稱結構是由於強引力透鏡效應和相對論性射束(beaming)效應所造成的。由於黑洞的旋轉效應,圖片上顯示了上(北)下(南)的不對稱性。

這張照片於2017年4月拍攝,2年後才“沖洗”出來。2019年4月10日由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合作組織協調召開全球六地聯合發布。

給黑洞拍照,有三個科學意義:

1. 對黑洞陰影的成像將能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黑洞是具有強引力的,給黑洞拍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強引力場下驗證廣義相對論,看看觀測結果是否與理論預言壹致。

2. 有助於理解黑洞是如何“吃”東西的。黑洞的“暗影”區域非常靠近黑洞吞噬物質形成的吸積盤的極內部區域,這裏的信息尤為關鍵,綜合之前觀測獲得的吸積盤更外側的信息,就能更好地重構這個物理過程。

3. 有助於理解黑洞噴流的產生和方向。某些朝向黑洞下落的物質在被吞噬之前,會由於磁場的作用,沿著黑洞的轉動方向被噴出去。以前收集的信息多是更大尺度上的,科學家沒法知道在靠近噴流產生的源頭處發生了什麽。如果現在對黑洞暗影的拍攝,就能助天文學家壹臂之力。

圖2: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M87,圖片版權:NASA

黑洞照片應該是這樣:圓形陰影+光環

壹百年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提出後不久,便有科學家探討了黑洞周圍的光線彎曲現象。上世紀70年代,James Bardeen及Jean-Pierre Luminet等人計算出了黑洞的圖像。上世紀90年代,Heino Falcke等天文學家們首次基於廣義相對論下的光線追蹤程序,模擬出銀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樣子,引入了黑洞“陰影”的概念。

理論預言,受黑洞強引力場的影響,黑洞吸積或噴流產生的輻射光被黑洞彎曲,使得天空平面(與視線方向垂直的面)被黑洞“視邊界”(apparent boundary)的圓環壹分為二:在視邊界圓環以內的光子,只要在視界面以外,就能逃離黑洞,但受到很強的引力紅移效應,亮度低;而視邊界圓環以外的光子,能繞著黑洞繞轉多圈,積累的亮度足夠高。

圖3:廣義相對論預言,將會看到壹個近似圓形的暗影被壹圈光子圓環包圍。由於旋轉效應,黑洞左側更亮。圖片版權:D. Psaltis and A. Broderick

從視覺上看,視邊界內側的亮度明顯更弱,看起來就像壹個圓形的陰影,外面包圍著壹個明亮的光環。故此也得名黑洞 “陰影”(black hole shadow)。這個陰影有多大呢?史瓦西黑洞的陰影直徑是視界直徑的5.2倍;如果黑洞轉得快,陰影直徑也有約4.6倍視界半徑。如此看來,黑洞視邊界的尺寸主要與黑洞質量有關系,而與黑洞的自轉關系不大。

後來,更多科學家針對黑洞成像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均預言黑洞陰影的存在。因此,對黑洞陰影的成像能夠提供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

今天只是起點,未來將看到更多精彩

其實,人類關於黑洞的理論預言出現的時間不短,VLBI技術也並不是近十年才成熟。為什麽現在才“拍”到第壹張黑洞照片呢?壹個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利用VLBI技術構成壹個等效口徑足夠大、靈敏度足夠高的望遠鏡,需要在全球各地廣泛地分布著足夠多的這類望遠鏡。過去十年中,技術的突破、新射電望遠鏡的不斷建成並加入EHT項目、算法的創新等,終於讓天文學家們打開了壹扇關於黑洞和黑洞視界研究的全新窗口。

參與此次EHT觀測的上海天文臺專家壹致表示,對M87*黑洞的順利成像絕不是EHT的終點站。

壹方面,對於M87*的觀測結果分析還能更加深入,從而獲得黑洞周圍的磁場性質,對理解黑洞周圍的物質吸積及噴流形成至關重要。

另壹方面,大家翹首以待的銀河系中心黑洞Sgr A*的照片也要出爐了。

EHT項目本身還將繼續“升級”,還會有更多的觀測臺站加入EHT,靈敏度和數據質量都將提升,讓我們壹起期待,未來看到M87*和Sgr A*的更高清照片,發現照片背後的黑洞奧秘。

總之,人類既然已經拍到第壹張黑洞照片,那黑洞成像的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