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醫保改革具體內容?
1、新增醫保待遇,門診費用從原來的100%自付變為可報銷百分之五十以上
2、個人賬戶的使用範圍擴大了,改革後個人賬戶的錢可以用來支付配偶、父母和子女的相關醫療費用,還可以支付在藥店購買藥品、醫療耗材和小型醫療器械的費用等
3、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而是直接進入醫保的統籌池子。
本次醫保改革,對職工有哪些影響呢?下文將具體講解。
1
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
這部分人將省不少錢!
從本次征求意見稿來看,醫保改革將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報銷比例50%以上。
其中除了把門診小病、常見病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外,在門診開展的壹些手術,也納入統籌基金的報銷範圍,參照住院報銷管理。
這對3.3億職工來說是壹個利好消息。
因為根據我國現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普通門診的費用是由職工的個人賬戶來支付的,也就是職工自付,而改革後,每位職工的門診費用負擔將減輕了壹半以上。
除了惠及每壹位在普通門診看病治療的職工外,本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部分需要在門診進行手術或者門診治療費用高昂的群體。
壹般情況下普通門診治療的是多發病和常見病,負擔小,費用低,個人足以承擔。
但仍有不少疾病的門診治療費用比住院費用高很多。比如腫瘤放化療、器官移植的門診和白血病的門診治療費用都在幾千到幾萬不等。
而改革後,這部分群體的門診費用壓力將降低不少。
2
醫保個人帳戶可用於
支付親屬就醫費用
醫保改革擬將門診報銷範圍擴大到可支付職工父母、子女、配偶的醫療費用,還可以支付在藥店購買藥品、醫療耗材和小型醫療器械的費用等。
這對大家來說也是壹件好事。
因為年輕人整體而言身體強健,很少看病吃藥,個人賬戶的錢日常花不出去,所以個人賬戶醫保資金結余越來越多。
根據國家醫保局《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當年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當期結存1116億元,累計結存8426億元。
相反,以退休為主的老人大多體弱多病,看病吃藥花費多,個人賬戶的錢往往入不敷出,負擔偏重。
改革後,個人賬戶可以在直系親屬之間互助***濟、打通使用,壹方面切實地減輕每個家庭的經濟負擔,另壹方面也更好地凸顯了醫保的核心功能:互助***濟。
值得註意的是,改革後,個人賬戶的已有積累部分仍歸個人所有,不受影響。
3
單位繳費全部劃入統籌基金
個賬的錢將變少
醫保改革很重要的壹條是單位繳費不再劃入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而是直接進入醫保的統籌基金賬戶。
從長遠來看,這也是壹件好事,它相當於加強了對職工的住院保障。
但從當前來看,個人賬戶的錢將面臨變少的可能。
我們知道職工醫保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同繳納的,從上圖可知,個人賬戶的規模縮小了。
也就是說,不滿45周歲的深圳本地人小李,按最低繳費基數5009元交的話,現在每個月只有100.18元(5009*2%=100.18)計入個人賬戶,而不是之前的250(5009*5.6%=250)元了。
由於醫保個人賬戶使用範圍擴大,如果我們真的給家人使用的話,個人賬戶的錢就很容易顯得杯水車薪了,很多時候我們要自己掏錢,以小李為例,壹年要多掏約1800塊。
那怎麽少出這些錢呢?
為自己投保壹份商業醫療險就很有必要了。壹年幾百元,就能將自己的疾病醫療和住院費用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