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是什麽意思?大慈大悲成語造句和典故
歡迎您訪問本頁,本頁的主要內容為解釋成語大慈大悲的出處和來源,以及回答大慈大悲的意思是什麽,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為您全方位的詮釋大慈大悲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容,在頁尾點擊回百度搜索。
[成語解釋] 慈:仁愛;悲:憐憫。佛家用語。愛壹切眾生的大慈;拯救壹切受苦受難的人為大悲。指愛人而與眾生同樂;憐憫人生而拔眾生苦。後多用來指人心腸慈善;肯於施舍救助。
[成語出處] 《法華經·譬喻品》:“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壹切。”
[近義] 大發慈悲 悲天憫人 寬大為懷 與人為善
[反義] 暴戾恣睢 慘無人道 鐵石心腸 滅絕人性
[用法] 有時用作諷刺。壹般作謂語、定語。
[例句] 我們絕不能對那些像猛獸壹樣的殺人犯~。
[英譯] infinite compassion and mercy
百科解釋如下:
目錄 ? 基本信息
? 詳細釋義
? 佛學知識
英漢詞典解釋
>>到愛詞霸英語查看詳解
基本信息[回目錄]
詞目:大慈大悲
發音:dà cí dà bēi
詳細釋義[回目錄]
解釋:慈:用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悲:用憐憫心解除眾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語,救人苦難。形容人心腸慈善。
出處:《妙法蓮花經·譬喻品》:“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壹切。”
示例:萬望長老收錄,~,看趙某薄面,披剃為僧。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有時用於諷刺
近義詞:大發慈悲、悲天憫人、與人為善、寬大為懷
反義詞:慘無人道、鐵石心腸、滅絕人性、暴戾恣睢
佛學知識[回目錄]
大慈大悲
即佛菩薩濟度壹切眾生的大慈悲心。又稱大慈悲。慈者,與樂之義;悲者,拔苦之義。佛菩薩住於利他之心,拔除眾生無邊之苦而予以喜樂,尤以佛更以無緣之大悲心度化壹切眾生,故大慈大悲壹般多用於稱佛的慈悲。《觀無量壽經》雲(大正 12·343c)︰‘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大正25·256b)︰‘大慈,與壹切眾生樂;大悲,拔壹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中略)復次諸佛心中慈悲名為大,余人心中名為小。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
大慈大悲新解:大慈之中必有大悲,大悲之中必有大慈,此大自然之智慧也,謂之大慈大悲。
疾病,災難,戰爭,,,看起來是大悲之事,但卻也是大自然之大慈之事,因為它有效的控制了世界的人口數量,無形中使人類不似癌細胞樣的瘋長,所以從整個人類來說無疑是大慈的形為。
愛無疑是人類最為美好的壹種情感,但過分的愛卻使人喪失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最後輪為寄生蟲;大慈亦是大悲也。
不大慈,不大悲,智者之所求也。
《法界次第初門》 關於“大慈大悲” 次十八不***法而辯大慈大悲者。諸佛得十八不***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熏三業。於十方世界普現而作佛事。利益壹切。故次而辯之。釋慈悲之名。雖同四無量中。而體殊別。非可為類。故至極果。方得受於大名也
壹大慈 佛住大慈心中。以大慈善根力故。能實與壹切眾生世間樂及出世間樂。故雲慈能與樂。若四無量中慈。雖心念與樂。而眾生實未得樂。故不名大也。有二種與樂。壹住大慈三昧。慈力冥熏。隨所應得樂眾生。各得安樂。二慈三昧力。普現三業。隨有應得樂眾生見聞知者。各獲安樂。故名大慈。即是如意珠王身也
二大悲 佛住大悲心中。以大悲善根力故。能實拔壹切眾生世間苦。分段生死苦。及變易生死苦。故雲悲能拔苦前四無量中悲。雖心念救苦。而眾生實未得脫苦。不名大悲也。有二種拔苦。意同慈中分別。但有拔苦之異。故名大即是藥樹王身也
- 隋·智顗 撰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260377.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512171.htm
百度搜索:《 點擊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