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盜版現象的原因及危害

盜版現象的原因及危害

盜版在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定義為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甚至構成犯罪,會受到所在國家的處罰。那麽到底什麽是盜版呢?盜版是指在未經版權所有人同意或授權的情況下,對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出版物等進行復制、再分發的行為。本文中法律快車編輯是為您講述盜版的社會危害性,呼籲各位壹起加入反盜版的行列中來.

盜版的書籍、光碟等價格便宜,內容好像也與正版無異。因此很多人都放棄昂貴的正版書籍和光碟等,去買便宜的盜版貨。但是這便宜的盜版書、盜版碟等貨品真的是好東西嗎?就讓法律快車編輯來給分析壹下這盜版貨品隱藏的危害吧。

法律風險

生產、使用、傳播盜版軟件的個人、公司、組織都有可能被告侵權。對於生產傳播商,以番茄花園的案例和微軟近年的打擊盜版活動作為參考學習。用戶方面,尤其是企業用戶要註意,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要心存僥幸,貪圖小利。

技術風險

軟件不是完美的,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數據丟失等技術風險,盜版用戶通常無法以正常途徑獲得合法的技術支持和維護服務,由此帶來的損失可能已經超過了盜版所節約的成本,尤其是非常依賴信息技術的公司。另外盜版軟件在內容上也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證,銷售商無法對完整性和可用性給出任何保證。

安全風險

在Internet流行的時代,病毒常常棲身於盜版軟件之中,普通用戶通常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來規避信息安全上的風險,由此衍生的風險請參見病毒條例。

社會風險

軟件盜版極大地打擊了國內的信息產業,尤其是軟件產業。國內軟件產業尚在起步階段,理想的情況是軟件從業人員開發、銷售軟件產品獲得利潤,再回流到企業,培養、吸引人才,推出更優秀的新產品,壯大民族產業。事實上,由於盜版盛行,產品要麽無人問津,要麽盜版泛濫,企業無法獲得正常的利潤來維持運營,至今國內軟件業根本無法和跨國IT巨頭競爭。許多優秀人才都聚集到了外企,國內軟件企業也因沒有資金培養人才,吸引人才來開發優秀的產品,這是典型的惡性循環。許多軟件企業都變成了外企的外包服務提供商,難以建立自主產品。這也算是中國軟件業之痛。並盜版有損國家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