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建築設計的新趨勢——模塊化
實驗室單元模塊
1、實驗室單元模塊平面尺寸
實驗室單元模塊是實驗室設計的基礎,實驗室單元模塊的寬度壹般為3.5~4.0mm,深度為7.0~8.0mm,個別實驗室小於6.0mm,深度以實驗室所必需的尺寸和結構系統的成本效益為基礎,假如模塊太寬,建築的使用面積比率將不能達到它應有的效率,建築成本將會增加;假如實驗室模塊太窄,結果要麽是過道太窄,創造壹種不安全的實驗環境,要麽就將只有壹面墻上有工作臺的空間,降低使用率。
2、實驗室單元模塊高度尺寸
因實驗室需要預留供給系統管道而導致樓層高度比普通建築物高。不同的實驗室對實驗室的高度要求不同
3、實驗室單元模塊組合
不同類型的實驗室對空間有不同的要求,大型實驗室可以由兩個或三個實驗室單元模塊組合而成,創造雙向都合理的實驗室模塊,既擴大實驗室使用空間,又有利於適應不同長度的工作臺布置。
實驗樓層平面模塊
實驗樓層平面模塊有四種典型,適合壹般實驗建築的設計,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其基礎上進行改變。
1、模塊A
主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分別設置在通道的兩旁,這樣的設計避免因為輔助實驗室的設置而影響整體設計的靈活性。
2、模塊B
通道兩旁分別設置主要實驗室,壹邊只有主實驗室;另壹邊設置了主要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主實驗室設置在通道的外側,輔助實驗室設置在通道的內側,輔助實驗室的深度比主要實驗室的深度淺。
3、模塊C
通道兩旁分別設置了主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連在壹起,主實驗室在外,輔助實驗室在內,輔助實驗室設置在通道的內側,輔助實驗室的深度比主實驗室的深度淺。
4、模塊D
在主實驗室與輔助實驗室之間設置了兩條通道,輔助實驗室設置在兩條通道之間,主實驗室設置在兩套通道外側,輔助實驗室的深度比主實驗室的深度淺。
實驗樓立體模塊
實驗樓立體模塊是指實驗室單元模塊與建築每壹層的實驗室走廊布置結合在壹起,可以在某壹層具有單走廊布置,在另壹層設雙走廊布置,所有的豎向通道包括防火樓梯、電梯、衛生間和公用管道豎井充分協調,管道系統協調到頂棚中去以配合多走廊的布置。
實驗室建築的布局
實驗建築由實驗用房、輔助用房及行政用房組成。實驗用房是指用於實驗、檢測、研究的各種功能實驗室區域:輔助用房是指機房、冷庫、危險品倉庫、中心供應室等為實驗用房提供支持保障的區域;行政用房是指工作人員辦公與對外業務往來的區域。各種區域對建築環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對實驗建築的策劃必須做到布局合理、分區明確、流程順暢、互不幹擾、安全健康,可分為集中布局與分散布局。
(1)集中布局是指實驗用房、輔助用房及行政用房集中設置在壹個建築內,方便團隊溝通與管理。
實驗用房壹般置於實驗樓上部,其他用房置於實驗樓下部。如果實驗用房包括含不同性質的實驗室,在實驗樓中自上而下應按毒理、理化、微生物依此布置,以便合理設置工程官網,同時有利於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對於容易造成交叉幹擾又難以有效隔離的實驗室,不能放在同壹樓層內。
(2)分散布局模塊是指實驗用房、輔助用房與行政用房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建築物內,便於滿足實驗室對水電、通風、潔凈等環境要求及對人流、物流合理安排的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