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學生剩飯倒掉,學校副校長當眾吃掉,這樣的教育方式可取嗎?

學生剩飯倒掉,學校副校長當眾吃掉,這樣的教育方式可取嗎?

江西婺源壹女副校長,為了糾正學生剩菜剩飯,不珍惜節約糧食的錯誤行為,在學生餐廳眾多學生面前,當場把孩子們剩下準備倒掉的飯菜吃完,實實在在的給學生上了壹堂生動的食堂光盤教育課,用自己的切實行動感化教育所有的學生,真正樹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生活意識。

正如題主所問,副校長這樣的做法值不值得推廣和學習,這種教育方式可不可取,筆者作為壹名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可取之處,但也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長期以來,艱苦樸素厲行節約是我們的優良傳統,特別是作為壹名老師,更加有責任有義務做好這種傳統美德的守護者和傳導者。隨著我們國家的不斷發展富強,現在的孩子們都是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大家的生活條件雖說還沒有全部小康,但是,我們的吃飯問題應該還是有絕對把握的,他們都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慢慢地對吃喝方面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既要求營養,又要講美味。

而學校的飯菜質量又不可能做到每壹個孩子都滿意,這也算是真正的眾口難調,有個別孩子覺得飯菜不可口,這也是難免的,肯定會有孩子吃不完倒掉的浪費現象,對孩子們錯誤行為的糾正和引導,是我們每壹位教師的職責所在,見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當然應該制止、批評、教育和引導,這位副校長當場吃掉剩飯剩菜的做法,我相信是相當壹部分老師難以做到的,這樣的老師,以自己的行為感化教育孩子的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在佩服這位副校長的同時,對大部分老師來說,給我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是教育方式的改革創新,是教育理念的與時俱進。

作為老師,我們當然應該愛護孩子,關心孩子,但是,我們更應該教會學生學會自理,學會擔當,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打理好,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勇於承認並改正,該讓孩子付出代價的,就必須讓孩子自己來承擔,孩子們自己吃剩下的飯菜,也理應由學生自己去吃完,並加以嚴厲的批評教育,讓他們在下次吃飯就餐時,經常想起應該怎麽做,不應該怎麽做。如果每次都有老師替他們吃完剩飯剩菜,替他們承擔代價,這樣的教育效果,不是我們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