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栽培技術
棉花生長,50%的植株第壹朵花開放為棉花的初花期,也叫盛蕾期。大約有十幾天的樣子,此時株高應在80厘米左右,日增長量應為2—2.5厘米,應有果枝10個左右。
加強初花期的田間管理是七星多抗棉、農棉研壹號優系等品種獲得高產的重要階段。是由原來的營養生長為主,向生殖生長為主轉化的重要階段。原來底肥中的氮已經消耗完畢,至初花期已影響到棉花正常生長的需要,是需肥高峰期的開始,是水分供應的臨界線,所需氮肥占全育期的56%,磷肥占34%,鉀肥占36%。可見保證棉花初花期的水肥供應是何等的重要。
追肥種類與追施量:應以氮肥為主,補以磷鉀肥和有機肥。土壤板結的還應補施免耕肥,以疏松土壤,增強土壤蓄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對防止棉花後期早衰大有益處。
肥料配方:
1、 生態源有機肥40斤加施可豐高氮復合肥30斤/畝。
2、 施可豐高氮復合肥50斤加免耕肥壹袋/畝。
3、 生態源有機肥30斤加施可豐高氮復合肥30斤加重茬克星壹袋
生茬棉田,長勢好的棉田的追施量可酌情減少,追施時間可推遲到花鈴期。
長勢較弱的棉田追肥可提前到開花。
噴施葉面肥,旺長棉田可用600倍液富萬鉀噴霧,即每桶水對富萬鉀25毫升。壹般棉田可噴施500倍液生態源,即每桶水對入生態源30毫升。以上兩種噴施配方可加入鉀硼肥20克,防蕾鈴脫落。
初花期化控:棉田化控是棉花高產的重要保證。化控技術由原來的噴施矮壯素、助壯素發展到噴施縮節安和整枝保鈴素。這些都有它們的弊端存在。進入21世紀的2005年,棉花化控寶—棉太金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於當年推廣面世。實踐證明,壹經使用就顯示出棉太金在化控技術方面的威力。棉花不再倒伏,減輕蕾鈴脫落、推遲早衰,平衡“兩個生長”,塑造理想的株型,解決了抗蟲棉後期容易早衰的問題。使用棉太金後,就能實現多結桃、鈴重高,提高棉花產量20%以上。推廣使用棉太金是我國棉花生產技術的又壹大進步,是廣大棉農輕松植棉的技術保證。棉花進入初花期後,是棉田化控使用壹號棉太金的開始。用法很簡單,即壹桶水對壹號棉太金壹袋,噴施壹畝地,噴施速度可自由掌握。旺長棉田噴施可在壹畝以下,反之可在壹畝以上。
噴施棉太金可主動化控,三期使用,減去了使用縮節安的很多麻煩。在初花期使用棉太金壹號可根據棉花長勢來確定噴施時間,靈活掌握。
防治病蟲害:
棉花枯黃萎病在溫度偏低,28—32度之間。多雨年份就會暴發流行。據權威氣象部門報道:今年夏季至初秋階段,華北南部,有多次強降雨過程,比常年偏多2—3成,必須引起我縣廣大棉農高度關註,立足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治療理念,來控制枯黃萎病的發生與蔓延。防治方法請廣大棉農繼續註意收聽本臺《農民之友》欄目下面播報的《棉花蕾期病害防治技術要點》進行對棉花枯黃萎病的防治工作。
棉花害蟲仍以綠盲蝽、棉鈴蟲為主,伴以紅蜘蛛、蚜蟲、二十八星瓢蟲、花薊馬等害蟲為害。由臨西縣技術協會推薦,農華公司推廣的強烈獨霸殺蟲劑—搶殺農藥,是目前我縣乃至周邊縣市棉農最受歡迎的農藥,它擊倒速度快,殺蟲迅速,適合多雨天氣使用。每桶水僅對原藥25毫升,不再摻兌任何殺蟲劑,反打正打均可,能實現前邊打,後邊蟲子死的盼頭,被棉農誇為稱心藥、良心藥。
棉花初花期的的到來,預示著棉花生長進入了壹個新階段,預示著棉花從開花到吐絮僅有50天的極短時間,是棉田管理的重要時刻:追肥、澆水、化控、整枝、防病、治蟲,事挨事,活挨話,壹個管棉田的繁重勞動就要開始了。希望棉農不要錯過最佳管理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追肥要選準配方和追肥日期,化控認準棉太金,防病治蟲用好金吉爾、多氧清、回生和搶殺。噴施生態源、富萬鉀補充營養,噴施綠之豐激活葉細胞,防早衰,增強棉花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