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打臺灣了
01、當時的日本和大清朝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
在康熙時期,其實當時的日本是屬於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在這個時間段,日本對當時的大清朝是非常友好的,每年日本都會派遣使者來進貢,在當時清朝和日本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摩擦,所以康熙也沒有任何去征服日本的理由。況且當時在朝堂當中,大部分的臣子都是不同意去攻打日本的。
02、當時的清軍也是剛剛打了勝仗,還是很疲憊的。在施瑯提出攻打日本的時候,其實是屬於清軍收復臺灣之後,雖說此時的清軍也是打了勝仗,但是收復臺灣的整個過程並不是特別的輕松,所以嚴格的來說,此時的清軍也是特別的疲憊不堪,需要進行好好的修整。如果在這個時候就直接去攻打日本,那這種遠距離攻擊對於清軍來說,其實並不能賺到很多的便宜,勝算並不是特別的大,所以康熙並沒有同意這個請求。
03、康熙也算是吸取了歷史教訓,所以決定暫時不打日本。其實早在清朝之前,明朝就想過去攻打日本,當時的朱元璋也是派遣了很多軍隊嘗試過攻打日本,不過最終都無功而返。所以此時的康熙自然也是需要吸取壹下歷史的教訓,康熙認為當時的大清軍隊並不是特別擅長海戰,如果想要和日本壹較高下,可能需要付出壹些代價,所以最終否決了這個提提議。
04、此時康熙的目光主要還是停留在西北的葛爾丹身上。其實在清軍收復臺灣的時候,西北的葛爾丹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而康熙也壹直都在提防著西北的葛爾丹。康熙也是知道,如果此時繼續和日本作戰,那將會給葛爾丹很大的機會,所以康熙並不想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