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足福星到被裏皮無視 是什麽毀了中超
於海是中國足球年少成名的代表,出道時的突破能力在中超無人能出其左右。2004年,年僅17歲的他就踢上中超,並在對陣魯能的比賽中收獲了自己的首粒進球和助攻。此後不足20歲的他就進入荷甲維特斯,同年打進中國人在荷甲聯賽的首粒進球,破門的對象還是埃因霍溫這樣的豪門球隊。07年土倫杯,於海和隊友壹起殺入決賽,創造中國土倫杯歷史最好成績。於海所在的邊路成為國奧最犀利的進攻武器,在決賽1-3輸給法國的比賽,於海打進了國奧唯壹壹粒進球,創造歷史,那是中國足球最後壹次在世界大賽逞威。那時的於海對於邊後衛來說,是夢魘般的存在。
與董方卓的自甘墮落導致狀態下滑不同,於海的滑落則是因為嚴重的傷病,在荷蘭他經歷了兩次重傷。傷愈後的於海不再擁有犀利的突破,頻繁的傷病讓於海遭到了維特斯的拋棄。2009年年初,於海回到了母隊陜西浐灞,雖然留洋之路就此終結,但於海仍然能在俱樂部和國足陷入水火之時戰出來進球。
特別是國家隊方面,於海堪稱福將,65次代表國足征戰,於海取得了12粒入球,平均5場就能打進壹球,效率不低,而且關鍵球不少。2011年和2015年亞洲杯對陣烏茲別克和沙特的比賽都有關鍵進球,國足12強賽首戰韓國,在國足0-3落後的不利局面下,也是於海通過機敏的跑位+精度頗高的射門幫助國足穩定了軍心,最終2-3小負韓國。另外於海在對黎巴嫩和新加坡還打進過三個世界杯預選賽進球,12個進球有7個進球,都是在非友誼賽性質的正賽裏打進,福星之外,更要承認於海對國足的實質幫助。
這也就是自2009年國家隊首秀之後,雖然爭議不斷,但無論是高洪波、卡馬喬、佩蘭還是裏皮,他幾乎得到了國足歷任主帥的青睞。雖然2015賽季以5000萬加盟的於海被球迷戲謔為半億先生,也引起了壹些質疑之聲,但他卻用出色的表現證明仍然具有極高的競爭力。
上港全面收購東亞後,大肆揮舞鈔票因各方來投,孔卡、吉安、埃爾克森、胡爾克等鋒線王牌相繼到來,為了更好的使用於海,埃裏克森將他打造成了壹名後腰,於海在進攻端還保留鋒線球員上佳的無球跑位意識和搶點能力,東亞四強賽3-0勝韓國,十二強賽對陣韓國的這粒進球都充分印證了於海的鬼魅跑位。
本賽季由於強力後腰艾哈邁多夫的加盟,加上足協的U23新政和取消亞洲外援政策,於海如今已經徹底淪為上港的邊緣球員,上港踢了19場正式比賽,於海只撈到9場比賽的出場機會,且全是替補,超過半場的場次只有3場,無進球無助攻,大多數時間於海只能混跡預備隊。此前國足對戰韓國、伊朗的12強賽,於海雖然入圍了最終名單,但是卻未能獲得出場機會。如今已經將板凳坐穿的他,自然無法進入唯狀態論選人的裏皮的法眼,昔日的半億標王,如今已被人徹底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