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拉肚子主要是什麽引起的?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
1、新生兒拉肚子的原因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給寶寶腹瀉下定義以前,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真正得了“腹瀉”。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因此,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當然,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癥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較多,較稀,色黃。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
原因2: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癥狀: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嘔吐、哭鬧。
原因3:對奶粉過敏
100名嬰兒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這種癥狀多出現幹2—3個月的嬰兒。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癥狀。
癥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癥狀。
原因4: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癥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癥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癥狀:感冒、腹瀉。
原因5:病毒或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癥狀,因此要格外註意。
癥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並嘔吐發熱。
2、幼兒腹瀉怎樣來治療
小兒腹瀉怎麽辦
由於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而且身體抵抗力較差,因此很容易出現腹瀉的情況。若小兒腹瀉怎麽辦呢?根據腹瀉的程度,應對辦法也不壹樣,下面針對輕微腹瀉和頻繁腹瀉給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輕微腹瀉:
輕微腹瀉可以在家治療,但家長要註意觀察孩子的病情。
頻繁腹瀉:
出現頻繁腹瀉、多次嘔吐、不肯喝水、發冷發熱、呼吸急促、大便帶血或小便量減少、意識處於半模糊狀態等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小兒腹瀉的治療
壹、小兒腹瀉吃什麽藥
寶寶患上腹瀉,壹般來說醫生都會開下列這幾種藥給寶寶服食或者使用:
思密達:適用於成年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對兒童急性腹瀉效果尤佳。兒童:1歲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歲: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歲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媽咪愛:小兒藥品,適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腸道菌群紊亂引起的腹瀉、便秘、腹脹、腸炎等。2周歲以下:壹次1袋,壹日1-2次;2周歲以上:壹次1-2袋,壹日1-2次。
整腸生:口服膠囊,適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痢疾及各種因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腹瀉等。成年人:每次1-2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兒童:每次1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
丁桂兒臍貼:對小兒非感染性腹瀉,如著涼、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單獨使用丁桂兒臍貼。如果是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丁桂兒臍貼外貼與思密達內服聯合使用,效果更好。
此外,寶寶如果腹瀉嚴重,媽媽們也可以通過推拿的方法幫助寶寶減輕腹瀉的癥狀。媽網網友"renmeitian"分享了小兒腹瀉推拿的方法:
二、小兒腹瀉推拿
補脾經:旋推寶寶的大拇指末節羅紋面就叫“補脾經”,100-300次。
揉板門:手掌大魚際平面即是板門。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腸:食指橈側緣(靠近大拇指的壹側)自食指尖到虎口成壹直線即是大腸穴。從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小兒腹瀉的護理
壹、生活上的護理
寶寶患了腹瀉,應該如何進行護理呢?下面這幾招媽媽們需要學會噢!
1、給足夠的流體以防脫水
從腹瀉開始要給小兒餵比平日更多的水。6個月以上的可餵些茶湯、米湯。可腹部按摩,還要註意保暖。
2、加強臀部的清潔和護理
腹瀉的小兒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嚴重者出現局部破潰、發炎。因此,對小嬰兒要勤換尿布,要選用柔軟吸水的棉質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經發紅,清洗後塗壹些鞣酸軟膏。
3、註意觀察病情及時就診
小兒腹瀉病因癥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科學就診很重要。
二、飲食上的護理
在飲食上,護理腹瀉的寶寶也有東西註意,媽媽們壹起看壹下!
1、小兒腹瀉不能吃生冷和刺激類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類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對腸道有刺激,腹瀉時不宜吃。
2、小兒腹瀉不能吃導致腹脹的食物
豆類、過多的牛奶等會使腸內脹氣,加重腹瀉。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瀉,所以腹瀉時可暫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後緩量攝取,直到逐漸適應。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桿菌,能抑制腸內有害細菌,且無乳糖,可以食用。
3、小兒腹瀉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點等含糖量較高,糖在腸內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故應少吃糖。...
小兒腹瀉的預防
那麽,媽媽們應該如何預防寶寶患上腹瀉呢?下面這4項工作,壹定要時時刻刻做好。
1、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以有效防止小兒腹瀉。由於母乳中含有壹種稱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質,對保持和增強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備強有力的抵禦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證孩子消化道的機能健全,不易發生腹瀉病及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餵養對生後4-6個月的小兒及孩子的第壹個夏天尤其重要,並應註意避免在夏天給孩子斷奶。
2、註意食品及食具的衛生
為防止孩子發生腹瀉,食品及食具的衛生相當重要。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孩子,應註意飲食衛生及水源衛生。保證食品制作過程的清潔衛生;所用的食具必須每天煮沸消毒壹次,每次餵食前還應用開水燙洗。清除了食具上附著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會少得腹瀉病了。因此,媽媽們記得要勤加消毒寶寶的餐具,註意寶寶食品的衛生。
3、適當餵養
在小兒的腹瀉病中,有相當壹部分是由於餵養不當所引起的。小兒的胃腸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因此,母乳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孩子在添加輔食時都應持慎重態度。添加輔食時要註意,壹要按時添加,二要作到添加壹種食品時遵守“從少到多”的原則,還要避免同時添加幾種食品。這樣就可有效防止因餵養不當造成的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