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文娛動態 - 如何看待互動百科成最大虛假廣告垃圾站?

如何看待互動百科成最大虛假廣告垃圾站?

互動百科遭央視315曝光,背後是壹條長長的“吸血鏈”

央視的315晚會上,互聯網公司又是第壹個被曝光,互動百科上的虛假廣告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現,並且互動百科還以此收取企業的廣告費,實在是讓觀眾“大開眼界”。百度搜索“極藻5s”,第壹個出現的就是互動百科的詞條“極藻5s”。

對於很多人而言,可能都沒聽過互動百科的名字,但是互動百科本身在互聯網領域還是有壹定實力的,互動百科公開的數據顯示,平臺上的詞條量超過1600萬,平臺上的知識分享用戶超過1200萬人。

其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互動百科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962.4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87%。互動百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商業化收費的廣告產品,也同時對大客戶進行定向的商業化廣告拓展,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幾家違規醫藥類公司,正是其廣告客戶。

1.不止是互動百科受益,背後是壹條長長的“吸血鏈”

對於互動百科來說,其最大的目的是不斷擴大客戶數量以及客戶的客單價,並以此來獲取利潤,在這個“賺錢”的過程中,不免會有壹些像315上曝光的違規企業試圖通過“廣告”的方式來讓其受益,此時此刻,互動百科是限於賺錢和放棄賺錢的選擇之間,顯然,互動百科選擇了前者。

發展十幾年的互動百科能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而且其繼承了互聯網早期的“遺誌”,在賺錢的過程中,只講究結果,至於過程似乎不太重要,而平臺上的資質審核,則更是“窗戶紙”,壹捅就破,互動百科更喜歡“有錢能使鬼推磨”。

在這個過程中,互動百科會盈利,投放廣告的公司,顯然也是盈利的。除這兩者外,還有第三方通過互動百科來賺錢。

互動百科學的是wiki的模型,走的是UGC的路子,普通用戶同樣可以註冊維基百科來做百科詞條,盡管有壹些會簡單粗暴地通過買廣告的模式來解決,但仍舊有壹批人會鉆空子,利用互動百科的UGC模式,來做壹些“違規”的詞條,詞條究竟是否違規,由誰來審核,這個是不確定的,1600萬個詞條庫裏面,肯定有擅長網絡營銷的公司鉆互動百科的這個漏洞,並以此來牟利,這種公司,更是無法統計。

所以,利用互動百科的公司、互動百科都是這條長長的“吸血鏈”上的個體單位,只不過互動百科賺的是互動百科的錢,而企業賺的是企業的錢,誰賺的錢多,誰賺的錢少,這就得看本事了。

而用戶,則是受害者,被互動百科的內容“騙了”,去消費虛假違規企業的產品。

2.企業為啥要通過互動百科來“賺錢”?

對於企業來說,通過互動百科,第壹,能夠獲取到互動百科上的流量。

根據站長工具顯示,互動百科的全球排名為400名,預估日IP為120萬左右,日均PV瀏覽量為1297.66萬,百度權重為9,百度預估流量為606.06萬,應該說互動百科的流量本身還是不錯的,對於企業來說,是有壹定吸引力的。

第二,SEO(搜索引擎營銷)。企業通過做互動百科,能夠在百度上獲得排名,甚至是第壹的排名,很多用戶對網絡內容是沒有辨識度的,而且壹看還是百科內容,就更加以為是“權威”內容,而這,正是企業需要的效果。

第三,互動百科強大的營銷能力。除去企業方面的主動需求外,互動百科也會主動對外打“營銷戰”,依靠強大的營銷團隊,來“誘惑”企業買單,早期的互聯網公司,有很多都在這方面很牛。

第四,互動百科是壹張企業的“名片”,就像個人名片似的,企業也需要這種名片,需要有別的公司來幫助其背書,互動百科正是有這種效果。

總的來說,企業之所以願意在互動百科上投放廣告,還是心有“利益”,試圖通過互動百科來獲得企業需要的目的。

3.互聯網的UGC模式廢了,抵不過錢的誘惑

UGC(用戶貢獻內容)是互聯網早期非常重要的模式,博客、論壇、貼吧、微博等都算是UCG模式的代表產品,互動百科也是UGC模式的代表,互動百科的情況,只是互聯網的冰山壹角,其更多折射的還是互聯網的業態,互聯網不是“免費”的,即使有免費模式在裏面,但最終企業還是要賺錢的,互動百科不可能像維基百科壹樣,靠其他企業捐助生存。要賺錢,就得想法子,想法子的過程,就難免會有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情況出現。

實際上不止互動百科,幾乎所有的百科,企業要想“認領”自己的企業百科,都得花錢,並不是像互聯網早期壹樣,可以隨意自己做,百科企業也看中了這塊“蛋糕”,早就下手了。

UGC模式基本上廢了,其最終還是敗給了“賺錢”,企業要賺錢,UGC模式就得犧牲,因為這兩者是沖突的,只有讓企業自己“做主”,百科企業才能賺錢。

4.互聯網早期的“渣滓”該怎麽辦?

互動百科能夠走到今天,也非常不容易,好不容易才找到這條盈利模式,其壹,是盈利模式困境導致的,其二,則是習慣了互聯網早期的“放縱”模式,並未習慣當下的自我治理模式。

在互聯網上,流傳著許許多多違規產品、虛假廣告,這些都是企業通過花錢或者自己建設網絡營銷團隊來做的營銷廣告,這些廣告不斷地在互聯網上出現、疊加、沈澱,至於互聯網裏有多少這種“渣滓”內容,估計只有搜索引擎公司才知道,而要梳理出具體的數量,則需要耗費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若是要對這些內容進行真假識別,那不是壹家公司能夠做到的。

據我了解,某些公司的網絡營銷部門,會把每天在互聯網上發布廣告的數量當成KPI,這些內容多日積澱之下,是非常恐怖的。與互動百科相比,這些才是最恐怖的。

所以,互聯網用戶在面對包括互動百科以及其他百科在內內容的時候,應該多加分辨,提高自己的網絡識別能力,而不是壹味地去相信網絡所說,網絡不止是娛樂、信息流入口,網絡還有可能被企業利用,成為“吸血鬼”。

5.谷歌回來了,就會好嗎?

很多人提到了壹點,谷歌回來,興趣互動百科出現的問題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只能說大家對於互聯網的環境太過於夢幻了。

谷歌只是搜索引擎,其本身並不負責內容,而對於企業來說,就算換了谷歌,人家照樣有辦法來搞定,搜索引擎首先得有內容庫,才能給內容進行排名,而壹些牟利企業,既然能在其他搜索引擎內搞出巨量的內容庫,在谷歌上同樣如此。

站長工具顯示,互動百科在谷歌搜索上的收錄量為470萬,是幾大搜索引擎當中收錄量最少的,但互動百科的權重同樣達到了7級,也就是說,互動百科在谷歌平臺上的權重照樣很高。

對於企業來說,目前是百度等搜索引擎的流量來源最高,所以才讓谷歌成了“世外桃源”,真要是谷歌成了主要流量源頭,谷歌的那壹套,企業肯定也會鉆的精精的,在利益面前,手段是多樣的。

至於互動百科,有幾家百科是絕對“幹凈”的呢?

文/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