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
2010-11-14 00:32:14 來自: 蘇仁(爬井觀天。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
有讀者問我什麽是民主文化,我想都沒想地回答:“敢於做主的文化”。所謂敢於做主並不是說妳跑到別人家裏對別人的財產做主,那叫敢於耍流氓,不叫敢於做主。敢於做主只是對自己的財產敢於做主。有人可能差異:“還有對自己的財產不敢做主的人嗎?”。有!太多了!
不錯,對那些產權明確的財產,人們都有敢於做主的膽量。誰來動自己的錢,呆子也要反抗,他會拼命保護自己的錢。誰來動自己家的房子,那絕對不會客氣。誰來搶占自己的土地,那不行,和妳拼命了!所以,人們都有對自己的財產做主的勇氣。那麽我說的不敢做主,指的是什麽呢?
不敢做主指的是對產權不明的財產不敢做主。國家的財產是誰的呢?它不屬於某個人,它屬於全體公民!集體財產是誰的呢?它屬於壹個集體的每壹個成員。集體的財產也不壹定非得是產權不明,如壹個上市公司是壹個集體,它內部的財產是集體財產,但這個財產是通過股票的形式明確到每壹個股東。誰如果跑來,無償拿走妳的股票,我相信沒有幾個人不會反抗!所以,產權不明指的是那些沒有嚴格分配到個人的集體財產。這種財產就說不清楚到底哪部分屬於誰了。
做主的前提是自己對那個自己要求做主的東西有擁有權,那麽民主的文化就是爭奪財產的擁有權。只有掙到了擁有權,妳才有了做主權。沒有擁有權,妳做別人財產的主,那不是民主,那是耍流氓!
爭奪有兩種形式,第壹種形式是沒有規則的爭奪,這種爭奪我們多叫它搶劫。也有時我們冠以這種搶劫壹個高尚的名字;這些高尚的名字多是罩在“國家”,“民族”,“集體”這些名詞下。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民族利益,為了集體利益,讓我們來從事偉大的搶劫事業!對,只是我們常用的搶劫方式。那些不需要口號的搶劫也有,但那就是土匪,在任何社會土匪是不能容忍的。
第二種爭奪的形式就是在規則下爭奪。市場上各個公司的競爭是壹個規則下的爭奪。公司內部股東之間的討價還價是壹種規則下的爭奪。政黨之間的鬥爭是壹個規則下的爭奪。拳擊場,籃球場上的拼殺是壹個規則下的爭奪。在這種規則下,我們壹般不用爭奪這個似乎有點貶義的詞,我們用競爭這個詞。也就是說我們用競賽的方式爭,競賽就必須有規則,也就是規則下的爭。
西方文化是壹種競爭文化,這我們都知道。而中國的文化是壹種謙讓和搶劫相互交替的文化。在和平狀態下,中國文化鼓勵大家相互謙讓,不鼓勵大家為了點小事爭個沒完。這就產生了中國文化中假惺惺的謙讓,壹轉臉就咬牙切齒的虛偽性格。在這種假謙讓的情況下,壹旦爭起來,立即變成了毫無規則的搶劫。從這個意義上看,似乎西方人天生就有壹個適合民主的文化。是這樣嗎?這我們要看西方的爭文化是怎麽產生的。
在壹個低水平的農耕經濟下,人們不需要爭。低水平的農耕經濟有兩大特點,第壹,土地產權明確,不存在爭的問題。第二,農業生產不牽涉到社會分工,勞動產出不存在產權不明的狀態。在這種經濟狀態下,根本沒有爭的余地。壹旦爭起來,必然有壹方是在試圖搶劫。所以在這種文化下,爭和搶劫幾乎是同義詞!
那麽西方的爭文化是上帝賦予的嗎?不是,在早期的農耕經濟下,西方人和中國人沒有什麽區別,同樣沒有爭文化。西方的爭文化是後天的,是在工業革命後,社會形成大合作,大分工下產生的。社會合作就打破了農耕文化下自給自足的獨立單元性。合作,就意味著合作的成果產權不明。這就產生了對合作成果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謙讓文化就吃大虧了。對合作成果這種產權不明的東西,妳謙讓壹下,妳就永久性喪失那個產權。
在這種謙讓文化到競爭文化的轉換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黑社會現象;即有壹小部分人,突破了絕大多數人仍然保持的謙讓文化而大賺特賺。為了保護他們在這種不對稱文化競爭中獲得的利益,他們提前組織力量防備憤怒的謙讓者急了在把他得到的搶回去。大家知道,福特汽車公司的老祖宗福特先生是靠雇傭打手來維持工廠的利益。意大利西西裏到上的黑手黨也是在這個轉換階段產生的。看看中國當年的黑社會現象,妳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麽。這是壹種兩種文化轉換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的自然現象。
那麽農耕文化向競爭文化轉換就壹定出現黑社會現象嗎?不壹定!文化轉換是黑社會現象的壹個前提,但它還需要另壹個前提;那就是法律沒有跟上,或法律的執行沒有跟上使得競爭無法形成有規則的競爭。社會中利益大量地出現,爭奪利益的規則沒有跟上,那麽就必然是黑社會規則替代了法律,社會向黑社會規則靠攏,而不是向法律靠攏。在中國,吳思先生給這種行為起了壹個名字叫“潛規則”。所謂“潛規則”,實際上就是黑社會規則。
即使法律快速跟上的國家,這種文化轉變也無法保障讓原來習慣農耕文化的人們滿意。卡爾?馬克思就是這樣壹個人。他個人非常仇視這種新文化者,他給這些迅速掌握新規則,在新的遊戲規則下大量受益的人們起了壹個名字:“資本家”。我們看到卡爾?馬克思的理論只在農耕文化占主導的國家受到歡迎,而在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競爭文化已經開始紮根的國家,根本沒有人買他的理論。
說句不好聽的話,卡爾?馬克思的理論實際上是腐朽者,在面對新文化的憤世不公且無可奈何中發展出來的壹個腐朽理論。他的農耕思想懼怕競爭,但又無法拒絕物質豐富的誘惑,最後壹家夥夢出壹個怪裏怪氣的***產主義。在這個大夢中,他按照農耕文化的好惡幻想;誰也不用爭,各取所需、順手拿來!這是壹個典型農耕文化的人的壹場怪夢。在已經習慣了競爭文化人們的腦海中,這個夢想都沒想過,且也不希望是那樣;不通過艱辛的競爭順手拿來,這有什麽意思啊?那不成豬了嗎?人怎麽會想像出豬的社會呢?這種呆子,有誰會信他呢?嘿嘿,農民國家各個信他!現在知道為什麽了吧?
可見西方並不是先天就喜歡競爭文化,不但不喜歡,有些著名的學者(卡爾?馬克思不管妳怎麽不喜歡他,他是壹個著名學者,這個地位壹定要尊重)反對這個新文化反對到憑空做大夢的地步。競爭文化是當新的巨大利益出現,為了對新的利益競爭的合理化而逼出來的壹種文化。沒有明確產權的利益大量地出現,忽視它就造成黑社會現象。讓新文化形成合理規模,法律就必須迅速跟上,法律的跟進造成了壹種新的文化;即在新規則下競爭的文化!
那麽中國的文化是怎麽演變的呢?中國錯過了工業革命,造成中國落後西方壹百多年。這是早期革命家都看到的歷史事實。但這些早期革命家分成了兩派,壹派是真正的革命派,他們試圖把競爭文化引入中國。可奇怪的是,他們在中國人眼中並不是革命家,他們是後來我們稱為大資本家,大買辦的賣國賊們。另壹派是假革命家,他們實際上是壹腦袋農耕思想的腐朽派,但他們卻冒充了革命家!最悲慘的是他們為了自己的腐朽無謂抵抗找到了壹個腐朽的理論。這個出自農耕思想的人的理論迅速在中國這個農耕國家找到了根基,這還有誰會感到奇怪嗎?
中國腐朽派革命家成功,把本來不適合競爭文化發展的農耕文化進壹步推向更加極端的***產文化。這造成中國人的競爭意識不但沒有加強,反而大倒退了壹步。直到1978年,這個文化走到了盡頭,沒法再進行走了。中國才壹點點地恢復農耕文化。註意;中國在1978年及之後很長時間走的是農耕文化,並不是競爭文化。但中國卻是壹個大規模社會合作的國家,非農耕文化下的個體獨立國家。這種奇怪的結合就產生了世界上誰也沒見過的“中國特色”。所謂中國特色就是官家取代了黑社會,官家自己扮演了黑社會角色。90年代前,這個黑社會的名字叫”官倒”(官家倒手賺大錢的人們),到了現在就叫“保護傘”;實際上“保護傘”就是壹個不好意思管自己叫黑老大的隱晦說法,我如果能保護黑老大,那我是啥呀?
那麽中國文化發展將向那個方向走呢?這取決於中國上層的集體意誌。他們有兩個選擇;第壹,按現在的情況繼續修修補補不做重大的結構性變化,那麽中國的文化將紮紮實實地向黑社會方向發展。黑社會規則將取代社會法律成為社會中的主要規則。意大利的西西裏島就是將來的中國社會模式。
第二,向法治社會迅速轉化。但中國已經不是壹個純粹的農耕社會,巨大的利益已經被瓜分,黑勢力已經有主導社會的巨大規模。指望這些黑勢力主動讓出主導地位,把自己的規則用公***規則取代,讓出社會黑法官的地位,那是白日做夢!抗拒這些強大力量的唯壹途徑就是走民主政治的途徑。只有民主產生的社會管理者才有絕對的權威性,利用國家機器來威懾這些黑勢力,否則再有正義感,再開明的社會管理者對黑勢力束手無策,因為他自己就受控於黑勢力的力場中。